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紫砂壶会成为下—个普洱茶吗?
  • 2010年11月08日 作者:
  • 【PDF版】

    上图 顾景舟作品

    下图 —把“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

    本报记者赵晓峰

    “现在国内的紫砂壶价格的确存在虚高的现象,而且问题还日趋严重。这种现象不只在北京,在全国都可以看到,有点像前几年的普洱茶。”国内知名紫砂壶收藏家潘为琪告诉记者。而不到三个月时间,济南人小郑的家中已经摆了十多把名家紫砂壶,花费超过十几万元。小郑收集紫砂壶目的是投资。“别看这些壶现在不惹眼,可都是名家做的,搞不好—年内就有几个‘涨停板’。”小郑说。实际上,小郑只是近两年来形成的紫砂热中的—个缩影,然而事实真的能像他所想的那样吗?

    紫砂投资氛围渐浓

    在中国嘉德2010春拍上,一把由紫砂大师顾景舟制、上有吴湖帆书画的产于1948年的“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成交,为北京一位收藏家竞得,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这一纪录把近年来藏界的“紫砂热”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在外界看来,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身价过千万,可谓疯狂。而记者了解到,紫砂壶的疯狂还远非如此,目前在宜兴,紫砂作品因紫砂名家的身份不同而价格不同:国家级大师作品价格为10万元左右,省级大师作品6万—8万元,社会名人作品3万—4万元,高工作品为2万元左右,普通工艺师作品0.5万—1万元。

    “见诸媒体的天价壶大部分是拍卖、捐赠现场报出的,这其中是否有相关方面联手做局,行外人无法妄言猜度。但天价壶背后的受益者是显而易见的:紫砂名家获得了名气,随着名气身价的提高,紫砂名家的壶价在不断攀高;商人获得了利益;媒体获得了猛料;藏壶者则满意地看着藏品升值。发生在紫砂壶界的这一切像极了影视界的造星运动。”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马成达先生如此形容新一轮的紫砂壶价格暴涨。而在他看来:“很多游资进人紫砂壶收藏行业,投资目的明显。”

    玩紫砂切莫轻谈投资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有过一次疯狂的紫砂热,一把大师作品曾卖到几十万元,当时的市场主力是国外炒家。这股紫砂热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退潮,紫砂市场归于理性。华夏紫砂博物馆馆长李长平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玩壶的,面对眼下正卷土重来的紫砂热潮,李长平最深的感触是:玩紫砂切莫轻谈投资。

    目前具备国家、省、市几级技术职称的制壶师有上千人,然而古往今来,真正能够称得上大师级别的名家却只有寥寥几位,在这么多人里面赌名家,概率相当低。李长平说,任何一把做工精良的紫砂壶都有价值,但如果本身不喜欢紫砂壶,纯粹以投资为目的,结果可能是既难辨真假,亦难测风险。如果用其他收藏品与紫砂行情作个对比,可以得到一组有趣的数据:在油画市场,一幅大师级作品(少数顶级作品除外)行情约为50万元,而创作一幅精品油画,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制作一把精品紫砂壶所需的时间远比油画少,但现在的紫砂名壶动辄几十万元。需要注意的是,油画在2005年底达到价格巅峰后,一路暴跌,十几万元买进来的画现在只能作为装饰品!

    紫砂热严防“紫砂死”

    翻阅紫砂的发展历史,台湾的紫砂事件不得不引起关注。据著名紫砂收藏家许建初介绍,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兴起了饮茶热,随之也引发了一股紫砂潮,大陆大量的紫砂壶涌人台湾,价格一时失去理性。到了1995年左右,这股热潮才渐渐退去,并因此引发了本来涌人台湾的大量大师作品在1995年“回流”大陆。台湾的这起紫砂事件在紫砂界引起轰动,业内人士称紫砂在台湾经历了紫砂热—紫砂乱—紫砂死阶段。

    在大陆,1999年紫砂渐渐走红,并在2004年达到巅峰。如今紫砂热在大陆正慢慢走下坡路。面对如此困境,宜兴紫砂大师徐秀棠说,紫砂热的背后常常隐含着危险性,尤其是炒作太严重,有的艺人甚至在拍卖会上自己举牌抬高身价,有的人不承认自己是民间艺人,把“工艺美术师”的“工艺”两个字拿掉,唯恐掉了身价。其实我们就是民间艺人,不要太浮躁,心态不能像在沸水里煮着一样翻腾。

    徐秀棠说:“当年台湾地区的教训值得借鉴,当年喜欢的人多,价格也高,一些不法商人就千方百计地哄抬价格,为了卖相好甚至用酸洗原料的办法改变紫砂壶的色泽,时间长了,假冒伪劣多了,市场就乱了,接下来就是市场萧条。从紫砂热到紫砂乱再到紫砂死,我们不能走这样的老路。”徐秀棠说,“商人捞一把,行情不好就转行赚别的钱,我们要对紫砂有一分责任感,我们还有徒弟和子孙要吃这碗饭。如今的紫砂环境需要净化。”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紫砂壶会成为下—个普洱茶吗?
陈丹青推出《归国十年》个展
“傅雪家书”青岛展出
我省大师荣获金奖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