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西方记者眼中的延安
——话剧《红星照耀中国》27日、28日晚登陆大剧院
  • 2010年11月26日 作者:
  • 【PDF版】

    话剧《红星照耀中国》剧照。

    本报记者孔雨童

    斯诺,一个西方记者,他并不信仰共产主义,但他的书却被整个世界视为宣扬共产主义的代表。建国前被西方视为洪水猛兽的延安,通过斯诺的这本书改变了世界对它的看法。27日晚,由著名编剧兰晓龙创作,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带来的话剧《红星照耀中国》将在烟台大剧院上演。

    第一个到达延安的外国记者

    1928年,年仅23岁,梦想成为诗人和冒险家的斯诺来到中国,成为《密勒氏评论报》的一名临时记者。在赴内蒙的采访中,他目睹了当地饥荒、瘟疫盛行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当时国民政府腐败无能且不顾民生任疫情蔓延,而两名年轻共产党人却冒着生命危险奋力挽救疫民,其中一名共产党人不幸感染瘟疫,临终前交给斯诺一个印着镰刀铁锤的火柴盒,这激起了斯诺对共产党人的好奇与敬佩之心。

    1932年,十九路军在闸北孤立无援地抗击日军的入侵,因为国际社会的冷漠、国民政府的腐败,斯诺无法向国际社会发出一丁点儿声音,眼睁睁地看着十九路军的抵抗陷入绝境。所有这一切激起了这位美国人去寻找传说中“红色赤匪”的强烈好奇。

    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冲破重重封锁来到延安,通过与毛泽东、周恩来以及红军、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斯诺了解了革命根据地各方面的真实情况。他将在延安所看到的一切写成了一本名叫《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引起了国际、国内读者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注意,使罗斯福明白了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一个全新的中国将出现在他面前。

    全剧没有说教式的口号

    诗化般的风格和严谨的结构是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的一大亮点。

    该剧表现的对象不是某个个体,而是直面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过全剧没有说教式的口号,也没有讨好式的渲染,浓烈的情感、鲜明的主张都潜藏在细节的自然流淌中,虽不见大起大伏,大悲大喜,却能滴水穿石般地流印在人们的心田,让人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和信仰的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的某场戏某个情节,似乎看不到矛盾的冲突,但全剧贯穿着斯诺由旅行者变为同行者,由同行者变为宣传者的信仰选择变化过程,构成了该剧的矛盾基点。

    前四场,斯诺看到的是西部的粮荒、瘟疫,残酷的杀戮,铁蹄下慷慨赴死的奋争和纸醉金迷的奢华。后来他看到的是“毛泽东和他的军队一样的健康”,看到的是陕北黄土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比较,把整台戏的矛盾冲突点放在了中国两种命运的较量之中。

    演员们在强调“形似”的同时,更加注重“神似”的把握,极力挖掘和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气质和神态。斯诺的正义执着,艾黎的深沉睿智,毛泽东的气宇非凡,周恩来的稳健机敏,都在塑造得鲜活生动,惟妙惟肖。

    “燕小六”变身红军卫生员

    11月27日和28日,由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演出的红色经典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登陆烟台大剧院,曾在《武林外传》中饰演燕小六而声名大噪的著名影视演员肖剑将在剧中扮演红军卫生员向季邦。

    提起近两年热播的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燕小六”,不少市民非常喜爱。在此次来烟演出的话剧《红星照耀中国》中,肖剑扮演向季邦。向季邦是一个年轻单纯的红军卫生员,在挽救国民党军官时却被对方开枪打死。一直以喜剧演员著称的肖剑将怎样由“燕小六”转身成为令人感动的红军卫生员,令人期待。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分投篮大赛还有10个名额
青春风暴,点燃激情
一个西方记者眼中的延安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