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嵌银
当年辉煌难再复制
  • 2010年12月03日 作者:
  • 【PDF版】

    潍坊嵌银厂特制国用文具一套,作为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家与世界各国签字所用。

    嵌银是潍坊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如今高贵典雅的嵌银艺术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然而,数十年前,嵌银艺术品作为珍贵之物被当作敬献领袖、赠送外国友人的礼物,不仅稀有而且神圣,也是在那个时期,潍坊嵌银的工艺精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给它带来了不可复制的辉煌。

    中山陵的《总理遗嘱》

    潍坊(旧时称潍县)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智慧的潍坊人民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嵌银漆器便是其中最具魅力的艺术之一。1915年,潍坊嵌银漆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最优等奖,蜚声海内外,使得全球各种肤色的人们对东方民间艺术刮目相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潍县的嵌银漆器店铺、作坊发展到20多家,有的还在北京、丹东、南京、上海、济南等地开设分号。在当地较有名气的店铺有协兴成、永兴成、桐荫山馆、福聚成、立兴成、吉兴泰、公茂福、松荫斋等,所制物品有手杖、墨盒、文具盒、笔筒、水盂、印规、砚屏、卷烟盒、首饰盒、镜盒、花瓶、帽筒、桌屏、手章盒等几十种。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在国内经销,还远销国外。1929年,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上,潍县以红木作胎,用银丝嵌了《总理遗嘱》,作成匾额悬挂在中山陵上。

    后来由于战乱,潍县的嵌银漆器业逐渐凋敝。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店铺停业关门。1948年潍县解放时,只剩3户9人维持冷落门面。

    开国大典敬献领袖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昌潍大地洋溢着一派欢庆解放、喜迎建国的气氛。久负盛名的潍坊红木嵌银、核雕等民间艺人,在享受着解放以来地位提高、行业繁荣所带来喜悦的同时,更是难以抑制对新中国早日建立的热切期盼,纷纷表示要为即将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贡献微薄之力。

    潍坊民间艺人的呼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和支持。经过多方申请,潍坊市妇联接到制作建国礼品的任务,并将此项任务移交给潍坊市嵌银厂。按照上级要求,这次制作的礼品具体是:制作核雕图章装于红木嵌银盒内,敬献给毛泽东主席;制作红木嵌银手杖,敬献给朱德总司令。

    当红木嵌银行当的老艺人们得知要为新中国成立献礼时,激动和自豪溢于言表。为了将最精湛的技艺呈现出来,他们在研究透各种构图和工艺造型之后,设计了十多种组合,经过对比和修改,最终确定了礼品尺寸和样式。在礼品制作过程中,他们仔细推敲,精益求精。将细软的金银丝镶嵌在红木制品表面,勾勒出精美的白描图案;外刷大漆,色调柔和,线条细致;打上自然光,呈现出了玉石般的温润细腻。潍坊进献的核雕、印盒和手杖三件建国礼品,集中了潍坊民间工艺精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是中华传统工艺中的瑰宝。

    成为珍贵国礼

    开国大典礼品的完美制作,为潍坊红木嵌银、核雕等民间传统工艺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新中国成立后,曾因战乱而一度萧条的潍坊嵌银漆器获得了重生。党和政府本着“保护、发展和提高”的原则,对这一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了挖掘和整理。

    1954年9月,由19名老艺人组成的嵌银生产合作社,租赁了3间平房生产嵌银漆器,1956年开始承担外贸出口任务。1960年,北京人民大会堂在装饰过程中,需要摆设一座有嵌银图案的巨型立屏。潍坊嵌银艺人经过悉心研究和加工,将展现青岛海滨美丽风景的金银丝活龙活现地镶嵌在了立屏上。这座名为“春潮图”的巨屏高3.65米,宽5.45米,屏座厚1米,古朴庄重,精美典雅,色泽夺目,成为人民大会堂的一道风景。1967年初,嵌银合作社改名为潍坊嵌银厂。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代表国家,将潍坊制作的红木嵌银、核雕等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友好人士。1956年,毛泽东主席将嵌银手杖赠送给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弗洛希洛夫;1958年,毛泽东主席寿辰之际,共青团潍坊市委将潍坊嵌银厂制作的嵌银文具一套,手杖一支敬献给毛主席;1961年,外交部派专人送砚台一方、古墨一顶,委托潍坊嵌银厂特制国用文具一套,作为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家与世界各国签字所用;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将套八嵌银文具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92年,潍坊嵌银厂将嵌制百寿图的红木手杖敬献给邓小平同志。1993年6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来厂视察并题字“国宝”。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已有6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人士收藏有潍坊嵌银漆器。潍坊嵌银作为国家之宝、民族之宝,在对外交往中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

    列入山东省首批非遗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潍坊红木嵌银漆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发展,潍坊市有关方面已经开始采取相关措施。2005年,奎文区将潍坊嵌银漆器确定为重点保护项目,并制定了10年保护计划,目前正在筹划潍坊市红木嵌银漆器科技展览馆,并论证、设计、建设“潍坊红木嵌银漆器”一条街,恢复清末民初时期一些嵌银店的原有风貌。2006年5月,潍坊嵌银漆器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信经过努力,潍坊嵌银漆器这一民间艺术奇葩,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文、片均由潍坊市档案馆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年辉煌难再复制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