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在河岸堆了几十米
汶河旧县桥下河段有点脏
  • 2010年12月03日 作者:
  • 【PDF版】

    泮河水又黑又臭。

    桥下垃圾遍地。

    村民河岸边捡拾垃圾。

    本报记者 李虎 刘慧娟

    经过泰安市政府近几年的整治和开发,大汶河流域水质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然而,当人们的眼光都聚焦在大汶河已经被治理得成功的时候,在旧县大桥附近河段和大汶河支流的泮河,却仍存在一些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的现象。

    11月底,不断有市民拨打本报热线,反映大汶河沿岸及支流存在建筑垃圾、大量生活污水排放的现象。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干道:大桥下垃圾长达几十米

    在旧县桥西侧不远处,几十米的垃圾十分显眼。记者看到,除了普通的建筑垃圾、装修垃圾,还有很多是城市生活垃圾,拾荒的老人正在这些垃圾里找寻可回收的废品,捡拾铁钉。不仅岸上堆满了垃圾,有的垃圾被倾倒在水里,淹没在水面以下。岸上的垃圾里有很多塑料袋,随风一吹,有的刮入河中,有的散发着一股腐烂的味道。

    就在离这片垃圾不远的地方,记者看到有一块泰山区人民政府竖立的大牌子。

    大牌子上写着:“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大汶河从源头到戴村坝,划定为‘莱芜泰安开发利用区’,全长193千米,禁止在该区内进行影响开发利用及相邻水功能区的使用功能活动。”赫然在目的开发利用区牌子和成片的垃圾形成鲜明对比。

    离这片垃圾大约20多米的地方,有几位钓鱼发烧友正在岸边垂钓。钓鱼的冯先生告诉记者,这片垃圾在这里已经很长时间了,也没人管,但具体是谁倾倒在汶河里的并不清楚,因为白天的时候从来没看到有人向河里倾倒,估计是夜里偷偷倒在水边的。

    记者在大汶河边碰到了骑三轮车回家的村民周先生。周先生告诉记者,在大汶河上拉砂的重型车辆很多,这些车主拉了砂都送到城里的工地去卸了砂之后为了不空车返回白费油,就把城市里的垃圾拉了回来。有些不自觉的司机为了图方便,就把垃圾倒在大汶河边了。“这么多的垃圾,肯定不是一辆车干的,估计倒了不止一两次。”周先生说。

    支流:泮河河道也不干净

    在对大汶河的环境探查中,记者发现,旧县大桥附近虽然垃圾不少,但是作为大汶河的支流之一,泮河的垃圾和污水情况更加严重。

    1日,记者在泰安市儿童医院南部的泮河大桥下看到,整个河道被各种垃圾和枯死的树木占满,青绿色的河水中夹杂着塑料袋、泡沫垃圾等。在大桥下的石阶一侧,并排着三个排污管道口,污水从垃圾的缝隙里不断流出,直接流进河道里,整个河道都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在泮河大桥下,一排建筑垃圾杂乱地堆放在桥墩下面,高度接近两米。附近居民说,这垃圾堆放至少已经半年多了,一直没人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运来的。

    顺着泮河河流向东走,在靠近财源新村河岸附近,不时可以看见几个垃圾堆,各类生活垃圾沿着河岸的斜坡一直铺到河道内。

    顺着财源新村的一个自发形成的垃圾堆向河道内看去,各种颜色的塑料袋、烧过的煤灰、废旧马桶等都杂七杂八地堆放在河道内。河水在此处流淌了十几米后就逐渐干涸断流,成为一滩死水,散发着腐臭的气味。

    “这就是一条‘垃圾河’。”居民周光明指着这条河说。他在这条河附近住了20多年了,只有每年五六月份到了汛期的时候,河道里的垃圾、污水才会得到冲刷。“你看到那几个排污口了吗?附近的小区、工厂、医院的污水全都往这条河里排。”周光明说。

    财源新村一个村民告诉记者,汛期水大的时候,河床的水能涨到半米多高,整个河水腐臭的气味很刺鼻。

放大 缩小 默认
汶河旧县桥下河段有点脏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