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用卡“蛋糕”,吃多了会噎着
银行信用卡业务急剧扩张的背后隐患
  • 2011年01月07日 作者:
  • 【PDF版】

    各式各样的信用卡。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本报记者 马辉

    如今,不少市民的钱包里塞满了各种信用卡。在济宁,当前人均持卡数及使用频次与一些大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给各发卡银行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去年以来,随着外埠银行的大量涌入,济宁的银行业被再度激活,信用卡大战如火如荼。但是,信用卡数量急剧扩张的背后,也存在不少隐患,如何进一步规避信用卡犯罪的风险,也成为了诸多银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信用卡消费渗入多领域

    节前一段时间,铺天盖地的广告促销及惹眼的宣传海报刺激着市民的消费欲。为了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诸多银行也纷纷主动出击,大肆宣传各自的信用卡业务。   5日,记者走访济宁城区的一些银行发现,很多银行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信用卡,在一些银行网点的大厅内,办理信用卡的市民不在少数。在刚刚入驻济宁的招商银行营业大厅,于经理告诉记者,来咨询信用卡的客户每天都占很大的比重,他们最关心的是批卡时间和授信额度,还有积分返礼的力度。在兴业银行的营业厅内,一位信用卡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他们银行与城区几十个商家已经达成了协议,刷卡消费可以享受优惠。   而在工商、建设、中信等银行,也均有刷卡积分返礼的活动,礼品是一批十分实用的小家电。此外,城区的两家影院俨然成了这些银行信用卡大战的“主战场”,“刷卡一元”、“周一半价”等优惠,把不少持卡族重新拉进了电影院。    5日上午,在济宁城区的银座广场店,收银员小赵格外忙碌,购物付款的顾客接连不断。小赵告诉记者,现在付款的方式挺多的,但是使用信用卡的顾客格外多,一天能占到三成左右,而且购买商品的档次相对较高。“其实信用卡付款,我们操作起来相对要麻烦一些,每天的量都很大。”小赵说。   在九龙家电商场,不少商品专柜前都醒目贴着使用信用卡可享分期付款的宣传语。该卖场的张经理告诉记者,使用信用卡购买家电产品的大都是些年轻人,他们使用信用卡购物,超前消费十分普遍。

    信用卡“蛋糕”好吃不好咽

    在济宁市中区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张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刷卡族”,她专门有一个“卡包”。“除了打折卡,其他的就是些银行卡了,光信用卡就有4张。”小张告诉记者。   说起这些信用卡,小张对记者说,她最初的一张信用卡是从中国银行办的,透支额度为5000元,因为平时也就买买衣服,基本够用了。去年,有一些银行的信用卡推销员上他们办公室推销信用卡,如今她手上已有4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了。“方便倒是方便,就是消费比以前大大增加了,刷卡的时候觉不到,一到还款时就感觉到压力了。”小张说。 

    去年由于诸多银行抢滩济宁,因此,信用卡这块蛋糕的争夺也变得格外激烈,不少银行为了争夺客户,专门安排一批工作人员进行“扫楼”,在信用卡用户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埋下了诸多隐患。据在某银行做了一年信用卡销售的推销员小林说,他是属于银行的外包公司聘用,工资基本上是按照开卡量来算绩效工资,因此,基本上每天都在外边跑,借助亲戚、朋友的关系去一些单位去办卡。“基本上都是一办一批,看着这个单位的效益还可以,只需填个表,交一份身份证明,拍个照片就可以了,批卡的概率非常高。”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工行的信用卡用户呈现增长趋势,主要客户群以有稳定收入、具有良好银行交易记录的市民为主。虽然信用卡的市场很大,但是我们基本上不主动‘出击’,毕竟,这块蛋糕很大,但吃多了也容易噎着。”工商银行济宁分行个金部副总经理曹合法告诉记者,相比之下,建行、中行等银行在进行信用卡营销时,基本上都是在营业厅根据客户的申请进行办理,对相应的材料审批十分严格。“毕竟,信用卡在受理时如果把关不严,会留下诸如恶意透支信用卡、信用卡套现等隐患,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一旦出现问题,会给银行带来风险。”

    办理信用卡,银行应严把关

    信用卡扩张的背后存在着极大的隐患。据济宁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提供的一份数据,在济宁2010年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中,全市共破此类案件157件,涉案金额达510余万元,挽回损失或追缴非法所得470余万元。 “随着各个银行之间信用卡销售大战的加剧,个别银行在办理信用卡时存在把关不严的情况,这就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济宁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金融大队的王大队长告诉记者,从去年破的一些案子里,有盗用别人名义办理多张信用卡后进行恶意透支的,有办理信用卡后通过POS机进行套现的,也有通过伪卡复制别人信用卡信息的。 王大队长介绍,凡是透支金额超过1万元,逾期3个月不归还的,就属于恶意透支。从目前的办案情况来看,诈骗金额最高的一起案件案值为5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被判刑11年,这也是目前济宁因信用卡犯罪而获刑期最长的一起案件。“市民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信息资料,前段时间就发生了一个案子,”王大队长说,一个企业老板以给员工办理商务信用卡为由,收集齐员工的身份证之后,冒名办理了6张信用卡,并在这6个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恶意透支了5万余元。 “要想从根本上防止信用卡诈骗案件的发生,金融系统还要在源头上狠抓管理。”王大队长认为,发卡银行必须对信用卡申请的个人、单位及其担保人的基本条件、资金、财产、信誉度及经济收入等身份资料和资信证明材料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审核,严格把关审查、审批、发放等业务环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用卡“蛋糕”,吃多了会噎着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