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支教团成员难舍舟曲的学生
如果有机会,一定再回舟曲
  • 2011年01月09日 作者:
  • 【PDF版】

    舟曲支教志愿者许晨为自己学生的演讲而感动。

    本报济南1月8日讯 “如果有机会,一定再回舟曲!”这是报告会上,支教团的志愿者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作为舟曲支教团中唯一的90后,许晨代表志愿者第一个作报告。她在报告中说,以前别说受苦,就连享福也得挑着自己喜欢的福享。但是,自从加入支教团队,自己是真的长大了。 “梦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许晨说,自己所在的舟曲二中,是个大山里的学校,有师生一千多人,学校用水用电特别困难,住房也很紧张。分宿舍,许晨跟另外两名女教师被分到了男生宿舍。 “说实话,虽然赴舟曲前,我们立下豪言,灾区条件困难,没有住宿的房子,就住帐篷!但是,当被分到男生宿舍时,从内心里还是比较难以接受的。”许晨说,但是当看到学生宿舍内,两个学生挤在一张不到一米宽的铁架子床上时,这种不适很快就消失了。 不太习惯当地的饮食习惯,学校领导专门让食堂做山东风味的饭菜;刚来不熟悉周围环境,当地老师有空就带志愿者们到处逛,让志愿者们到家里做客;到山里收获核桃、柿子这样的土特产时,学生们就争着抢着给支教老师们送来尝鲜…… “很感动!有了这分情谊,再苦再累也值得了!”支教者胡田芳说,不虚此行。“如果不来舟曲,我怎么能看到无情灾难中挣扎的人们渴求生存的信心;如果不来舟曲,我怎么能遇到这帮天真纯朴、求知若渴的孩子们;如果不来舟曲,我怎么知道,同是亲爱的同胞,还有许多人在贫困边缘挣扎生活着。”胡田芳一口气说出了个排比句。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再回舟曲!因为舟曲支教的经历值得我毕生怀念,还因为那里有我可爱的学生。”胡田芳说。 “舟曲是我一生中最深的记忆,我还想再回去一趟。”已是60岁的孙其印说,虽然回到山东了,但是那里的一切都已经与自己息息相关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9名志愿者获聘本报荣誉读者
如果有机会,一定再回舟曲
“记好笔记回去讲给同学听!”
◇支教语录◇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