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视调查称四成多民众幸福
  • 2011年01月12日 作者:
  • 【PDF版】

    高收入家庭幸福感出现两极分化

    对答卷者按“家庭年收入”为分组标志进行分组,组数确定为2万元以下、2万~5万元、5万~10万元、10万元以上4组。从连续4年的数据看,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居民生活主观幸福感相对稳定,反映的趋势基本相同。  在我国现阶段,家庭收入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尤其是占总数近一半的2万元以下的家庭,影响极为明显;高收入家庭,收入对其幸福感的影响已经很小,与中高收入家庭相近,但开始出现差距;同时,收入的提高在不幸福和很不幸福人群中出现负影响,所以,高收入家庭的幸福感出现分化,“很幸福”和“不幸福”两头的比例增大。

    年轻人幸福感低老年人更幸福

    从2006—2009年调查结果看,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连续4年数据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60岁以上年龄组幸福感强,说明大部分老年人会享受生活乐趣,颐养天年、安度晚年。这与老年人的知足、物质需求低有关,也与他们豁达的心态有关。老年人经过生活历练,自我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和比较客观的评价,更能以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36~59岁年龄组幸福感居中,说明中年人是事业、家庭、生活等方面的主力,能明显享受自己的进步以及对社会资源的掌控,体验更多的情感,同时,繁重的工作家庭负担,也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压力,使之幸福感低于老年人。  18~36岁年龄组幸福感弱,与就业难、收入低直接相关,与青年人的物质生活期望和实际收入的差距大有关。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

    2007年的“大调查”中曾询问个人幸福的关键因素,调查结果得到的排序是身体健康、收入稳定、社会保障和社会关爱。但从不同幸福感群体的选项来看差异十分明显,感觉幸福的群体更注重身体健康,而感觉不幸福的群体更关心社会保障和社会关爱。  身体健康是幸福的基础。调查数据显示,在感觉幸福的群体中首选健康的比率达到了60%。尤其是在我国社保和医疗保障还远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身体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人有工作幸福会更多

    2008年的问卷中增加了家庭是否有失业人口选项,调查结果表明:失业影响居民幸福感是与家庭面临的主要困难的结论相一致的。  失业对幸福如此重要,是因为工作岗位不仅能取得收入和地位,也是赢得尊重的主要手段。同时,工作除具有获得收入以满足当前的消费支出外,还具有因工作本身而得到长期生活保障的幸福感。

    房价跌会让更多人感到幸福

    随着房价的上涨,对房价的预期成了全国相当一部分居民重点关注的事情。  对于预期房价不变或下跌的人,幸福感相对较高。在预期房价上涨的人中,如果在5%或10%以内,对于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如果房价上涨超过10%,则感到很不幸福和不幸福的群体比例明显增大。房价变化有两方面的影响,对于没有房的居民也许感到房价涨幅升高增加了未来生活的压力,但对于有房的居民来说,并不希望自己的房产贬值,相反房价上涨带来的资产增值可能会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买中档车的人更有幸福感

    随着购车价位的上升,居民感到非常幸福的比例逐渐上升。但与此同时,幸福感的比例并非单调上升,而是在购买15万至30万的中档车时达到最大比例。  一个很值得思索的现象是,尽管高价位的购车计划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但不幸福感的比例也在增加。可以看到,选择购买30万以上汽车的居民的不幸福感比例为19.4%,显著高于选择其他价位汽车的居民;不幸福感比例最低的是选择购买5万至10万价位的车的居民,这个价位的汽车也是全国居民选择比例最高的选项。

    高消费≠幸福感

    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居民将旅游作为娱乐和放松的一种方式。  与前面居民的购车意愿对比,我们发现两者有相似的地方。选择最高消费支出(购车价位、旅游支出)的居民的很幸福感和不幸福感的比例最高,但总幸福感的比例并不是最高的。幸福感比例最高的群体选择的是偏中间价位的消费。消费支出的增加并非总能给居民带来更高的幸福感。    本版稿件据《中国经济周刊》

    ●2011年1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主办的“CCTV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调查结果向全国公布,据主办方透露,在8万余份有效问卷中,44.7%的人感到生活幸福及很幸福,而感到自己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达到11.1%。 ●同时,大调查课题组还公布了《2006—2009年中国幸福感分析》。其中的一些调查结果和观点,也许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视调查称四成多民众幸福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