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敏:好管闲事的“外来户”
  • 2011年01月12日 作者:
  • 【PDF版】

    孙敏在教居民做手工。

    本报记者 王帅 实习生 孙敬峰 

    孙敏是位“外来户”,今年79岁。1988年从内蒙古来威海居住,现在是竹岛办事处望海社区居民。为了给社区争取一间活动室,她曾多次找到社区所在小区的开发商老总;她熟悉社区工作,帮居民解疑答惑;她是网吧义务监督员;她也是邻居们的贴心大姐。 

    “好管闲事”的孙大姨

    孙敏是位开朗、说话很有条理的老人。退休前曾任过干部的她总是“多管闲事”。“我就爱张罗事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她对社区里每家每户的情况了如指掌。熟知新出台优惠政策的她总能知道符合标准的居民,然后挨家挨户告诉他们不要错过好机会。     在首次办理城镇医疗保险时,由于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标准,加上居民对此项政策没“吃透”,大家对此政策不知道怎么“下手”。来居委会咨询的人络绎不绝,5位居委会工作人员忙得焦头烂额。孙敏在第一时间看了此项政策后,便将政策“吃透”、弄懂。于是她站在居委会门口,担任业务咨询员。“你这个每年交180块钱,国家给你补贴120块钱。”“残疾人参保更合适,国家给补贴的多。”有她的帮忙,社区工作人员只负责办理相关手续就可以了。“她比我们都明白,给我们省了很多事。”社区主任郑吉娟说。   吕新东是外地人,新搬到望海社区。在威海人生地不熟的他想给孙子办理入学手续,但不知道怎么办理。热爱交朋友的孙敏积蓄了很广的人脉,她找望岛村的妇女主任帮忙,老吕的孙子顺利入学。“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她竟然把忙帮到家。”老吕对孙敏的帮助深表感激。“能帮上更好,反正也没费什么劲儿。”孙敏似乎把自己的帮忙当成理所当然。   社区有活动,她既是组织者,又是领导者。文艺活动、体育活动、手工活、打扫卫生等,经常见到她的身影。她经常邀请居民到她家吃饭、做手工活。她不仅仅是楼长,还是楼长们的队长。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她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居民。“你家垃圾不能倒这儿啊。”“花园里不能遛狗。”久而久之,很多居民有了问题不再找居委会,而直接找她。

    热衷公益的“社区大管家”?

    这个“外来户”丝毫没把自己当成外地人,“这儿就是我的家。”她总是把大家的事当自己的事,“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个子小小的她却有强大的力量,多次帮社区居民谋福利、为灾区人民捐款、关心青少年的成长等。 据郑主任介绍,社区没有活动室时,居民活动的场所主要在室外,但刮风下雨天居民便没有活动的去处。知道情况的她自告奋勇地联系了该小区的开发商老总,多次登门拜访,商讨为居民提供活动室事宜。“我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心服口服地提供活动室。”最终,孙敏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居民争取了一套80多平米的社区活动室。她还把自己家仅用了2年的一套沙发捐赠出来,供大家休息。 每年居委会组织妇女和老年人查体,是她最忙的时候。“免费查体也是她为居民争取到的福利。”郑主任介绍说,孙敏主动陪她去医院进行“谈判”。“没用我说话,她把一切事情搞定。”孙敏用她的道理说服医院每年免费为居民查体。查体时,为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她先进行体检,“这样就能知道检查步骤了。”记下步骤后,她组织居民按秩序接受检查,“节省大家时间嘛!” 哪儿需要帮助,哪儿就有她。汶川大地震时她主动去居委会捐了800元钱;玉树地震时,她又捐了400元,“咱日子也不富裕,但他们更需要帮助。”她同时也是网吧的义务监督员,对辖区的网吧挨门逐户进行宣传教育,并不定期上门调查。“孩子健康了,家庭才能幸福,社区才能和谐。”她表示会一直活跃在社区中,“我要做名副其实的‘社区大管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敏:好管闲事的“外来户”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