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年美容业投诉同比多一倍,12315提醒———
别为“面子”掉进美丽陷阱
  • 2011年01月12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见习记者 姜海姣 本报通讯员 万辉 弓弘

    “免费服务”、“效果保证”、“优惠产品”……在美容店“优惠牌”的背后,却是美容纠纷逐年递增。记者10日从市工商局消保科获悉,去年,日照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共受理涉及美容业咨询、申诉和举报43件,较2009年受理的23件增加了近一倍。美丽外表下究竟潜藏着怎样的人所不知的“规则游戏”?

    陷阱一

    “名店”蒙你没商量

    2010年5月,王女士听说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美容院,便约了朋友一起去做美容。刚进店门,就看见墙上挂了许多诸如“某某美容院荣获亚洲杰出美容连锁品牌”、 “全国首批‘放心美容院’授牌荣誉”、“中国美容美发协会会员”等宣传照片,加上店内较为高档的装潢和态度热情的美容师,王女士当即刷卡2000元办理了一张美容贵宾卡。

    但接受了几次服务后,王女士发现,服务人员更换频繁,服务态度也越来越差,随即找到门店经理要求退卡,在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王女士只能求助工商部门。经执法人员调查,该美容院虽然挂着“某某连锁美容机构”的门头,但营业执照上却是普通个体工商户,名称也与门头标称不符。经过调解,该美容院同意退还王女士美容卡剩余的费用。

    12315提醒:一些美容院常在店堂广告、橱窗招贴中打出“名店”的招牌,夸大宣传抬高身价,借此骗取消费者的信任,却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因此,建议消费者在办卡时尽量选择规模大、经营时间长的美容院,对于新开的美容院务必谨慎办卡。要特别注意查看美容院的营业执照、卫生状况和服务状况,最好签订美容协议,索要美容单据。

    陷阱二

    “终身服务”很短暂

    2010年“五一”期间,赵女士在某美容院办理了一张足疗长期服务卡,价格为3800元。当时工作人员承诺长期卡提供终身服务。但按照“卡项说明”,持卡享受长期足底保健按摩服务必须持有该美容院专用的精油,而精油产品则需另外购买。赵女士将购买的精油产品直接寄存店里。

    赵女士随后发现自己掉入一个“怪圈”———想要停止足疗吧,精油还有剩余,丢了可惜,带回去又无法使用。继续使用吧,精油用完了还需购买,否则长期足疗卡就不能使用,办卡的钱就白花了。不等赵女士理清头绪,美容院又因经营不善关门闭店了。没有消费凭证,所谓连锁的其他美容院又不承认,赵女士真是钱货两空了。

    12315提醒:消费者在办理美容卡时,要谨慎对待店员的宣传和承诺,不要轻信所谓的“终身服务”,一般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都有营业期限,商家怎么可能无限期提供服务呢?因此,建议消费者办卡时要理性消费,避免办理时间过长、金额过大的预付卡,增加消费风险。

    陷阱三

    “免费体验”不免费

    2010年9月,刚上大一的小田在大学城附近逛街,碰上学校附近一家美容院工作人员在分发免费体验美容卡。小田当时就有点动心。第二天小田找到了该美容院体验护肤,但做完护肤后工作人员却要求她购买护肤所使用的产品,价格共计733元。小田拒绝付款,美容院工作人员就通过电话或直接到新生宿舍进行骚扰。不胜其烦的小田这才明白过来,所谓“免费体验”只是一个幌子。经调解,该美容院承诺不再以各种方式对其进行打扰。

    12315提醒:常有一些美容院选择社会经验欠缺的学生等年轻消费群体作为对象,发放优惠卡宣传单吸引消费者。服务前故意不作“免费”说明,待服务完毕造成消费事实后,再强制要求消费者购买美容体验期间使用的化妆品。因此,建议消费者不要轻信美容院的“免费午餐”,以免上当受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为“面子”掉进美丽陷阱
冰上玩耍,险!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