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菏泽市博物馆的宝贝们
  • 2011年06月09日 作者:
  • 【PDF版】

    菏泽市博物馆的元青花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这里其他藏品同样有着美妙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金结跏趺坐铜佛(资料片︶

    商饕餮纹青铜宰甫卣(资料片)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梁斌

    菏泽市博物馆原不为众人所知。因元代古沉船,国内罕见、估价过亿元青花在此存放,一时间,菏泽市博物馆吸引了众人眼球,声名鹊起。古沉船与元青花,成为这个博物馆的招牌,也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除此,菏泽市博物馆还有一件件珍贵的藏品,一个个传奇的故事。近日,在鲁西南民俗博物馆馆长、菏泽市文博研究馆员张启龙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菏泽市博物馆探宝。

    宰甫卣:拾来的国家一级文物

    张启龙说,宰甫卣(yǒu)是由一个农民提供的,来历有些传奇。

    20世纪60年代,一位农民拿着一件铜器,找到在原菏泽县文化馆负责文物工作的陈克强。据介绍,这位农民是菏泽人,在山西打工的时候,无聊时在田地里溜达,发现一土块突出来有些异常,他便用手剥开土块,发现一件器物,于是这位农民将这件器物带回了家,清洗后发现是件铜器。

    “这位农民可能是觉得拾来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便找到了陈克强先生。”张启龙告诉记者,据推测这位农民找到陈克强先生,主要是想确定该铜器究竟是何物。

    陈克强凭着器盖和器体底部的铭文,推测出该铜器是先秦时期的文物。“他跟农民解释了国家的文物政策,在征得农民同意后把铜器留在了文化馆。”张启龙说,随后经省文物局专家鉴定,该铜器属于商代酒器。

    1985年,被誉为商周考古第一人的北京大学历史系邹衡教授来到菏泽。时菏泽地区文展馆的工作人员把这个铜器拿给邹衡看,邹衡当场评价:商代铭文一般字数很少,超过20个字的不多见,而这个器物上铭文竟有23个字,显然很珍贵。对这一评价,张启龙至今记忆深刻。

    犀角杯:冷落在仓库角落的珍宝

    在菏泽市博物馆,有一个明代的犀角杯,备受重视。然而,曾经这个犀角杯曾被冷落在仓库的一角。当时,人们并没有将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杯子与国家三级保护文物联系在一起。

    张启龙告诉记者,这个藏品是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省文物局专家台立业慧眼识出的。当时台立业在菏泽地区文展馆的文物仓库里鉴定文物,走着走着他忽然停下来,指着破旧书架最上边的杯子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把那个杯子拿下来让我瞧瞧。”

    台立业当时兴奋的表情和言语,现在张启龙回忆起来仍有惊异之感。台立业用抹布擦了一下杯子,上下打量一番,兴奋地说:“宝贝啊,你们仓库保险柜放置的东西都没这个有价值!”这时,人们才知道,原来这个藏在“深宫”无人识的“木杯”竟然是明代的犀角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某次拍卖会上,一件同类的犀角杯,拍出了4000多万元的天价。

    佛像:差点被当作废品卖掉

    “这个佛像造型精美吧?你能相信这件国家二级保护文物差点被当作废铜卖掉吗?”藏品的收购者张启龙说,这座佛像是他从废品堆里“抢救”过来的。

    张启龙回忆,1978年夏天,在原菏泽地区金属公司工作的洪学臣打电话到原菏泽市文物管理站,请张启龙过去瞧一个铜器。原来,洪学臣在废铜仓库打扫卫生时发现一尊佛像。洪学臣打听得知,这座佛像是公司工作人员从下边乡镇收购来的,后来觉得没啥价值,要把它和其他废铜一块运走。洪学臣看到这个长约30厘米、高约50厘米,浑身被灰尘和铜绿包围的铜佛,“这或许是个文物”的想法跃入脑海。随后,他打电话请来了张启龙。

    “听完洪学臣的介绍,我骑着自行车就赶过去了!”张启龙说,在原菏泽地区金属公司,他见到了这座佛像,根据佛像特点他当场判断出这是个有价值的文物,决定予以收购。可一摸口袋才发现,由于来得急,没带钱。

    为防止佛像被其他人收购走,洪学臣便主动提出自己做保人,让张启龙打了张欠条,以1.8元/斤的价格,张启龙将佛像带到了原菏泽市文物管理站。

    现在,这座精美的佛像在菏泽市博物馆展览馆里。

    唐寅图:屡经波折方安家

    在菏泽市博物馆,有一重要藏品———唐寅·山居对弈图。其经历亦颇为曲折。

    据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打到了原定陶县,私塾先生提西霖和村民一起往南方跑。不知到了哪里,看到一所空房子,提西霖想进去休息。壮着担子走到堂屋,他发现堂屋的中堂画异常精美。仔细一看,是明代画家唐寅的画。“那种情况下,他要是不拿走就有可能被人给破坏了。”张启龙说,提西霖为了带走这幅画,扔掉了包裹里的衣物,用被单将画卷起来,防止意外损害,带回了家乡。

    文革期间“破四旧”,提西霖用黄雨布裹住古画,偷偷把它放在屋檐与墙壁结合处,并用麦秸泥封住口,将这幅画保护了下来。后来,又有文物贩子多次到提西霖家,表示愿意高价收购,均被他拒绝。

    1978年夏天,提西霖找到原定陶县文化馆文物干部王以立,表示想把这幅画提供给国家文物部门,只需要给他一辆自行车。随后,王以立和原菏泽地区文物管理站工作人员张启龙来到提西霖家商谈。

    张启龙告诉记者,提西霖曾告诉他,这幅古画价值很高,但文物贩子给再多钱也不会卖给他们。“因为卖给他们,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了;由国家文物部门收藏保护,不仅能使古画得到妥善的保护,而且咱菏泽的子子孙孙都能看到。”

    张启龙说提西霖老人的真诚让他始终铭记,也对屡经波折的画格外珍视。

    延伸阅读  

    来菏泽市博物馆探宝吧!

    菏泽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菏泽市博物馆就是一个管窥菏泽文化和精神的窗口。在这里,藏品近九千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保护文物有近三百件。

    如果市民感兴趣的话,不妨亲自前往市博物馆一探究竟。

    探宝地址:菏泽市华英路537号

    探宝路线:乘2路、7路公交车至联通公司站下车;乘环线50路公交车至审计局站下车

    探宝时间:每日上午9:00至11:30,下午2:30至5:30(其中,文化展厅周六、日及节假日不开放,周二上午不开放)

    探宝费用:免费

放大 缩小 默认
菏泽市博物馆的宝贝们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