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石念军
■“你问需要我们掏钱不?我们个人也会出一点……关键是,我们真心热爱唱红歌,一旦唱起来,浑身都有劲,精神特别好。所以哪怕是完全自己掏腰包,我们也愿意。”重庆沙坪坝群星合唱团的邓成彬这样回答。
■巡演结束后,失去母亲的69岁老人易如国和发高烧也要上台演出的10岁小学生李沁怡,分别被当地媒体赞为“境界最高”和“感动最深”。
“你听我们唱了吗?很有激情吧?”
6月13日晚上10点多,重庆沙坪坝群星合唱团的一名群众演员从中共中央党校礼堂出来,虽然此时距离演出结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但他似乎还沉浸在那高昂的旋律中,一边走一边满脸兴奋地追问记者。
沙坪坝群星合唱团是此次进京巡演的14支重庆市民红歌队之一。
6月10日至13日,重庆红歌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北京朝阳剧场、清华大学大礼堂、全国政协礼堂、中央党校礼堂、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体育馆等地,共举行了7场演出。
“能够来北京唱红歌,我们感到特别骄傲。”重庆的红歌唱到北京,成了北京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们是真心爱红歌”
6月13日晚在中央党校的这场演出,照例90分钟。沙坪坝群星合唱团照例两次登台,分别演唱《红梅赞》和经典红歌联唱。
这晚他们唱得格外投入,《红梅赞》响起时,那激昂而熟悉的旋律赢得了台下中央党校学员和教职工雷鸣般的掌声。
虽然此前已经唱过很多遍,但群星合唱团的80多名老队员仍然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这是在北京7场巡演的最后一场了,队员们感觉还没有唱够,“要是能再唱几场多好”。
“《红梅赞》,知道吗?我们的拿手戏。重庆有很多合唱团都唱《红梅赞》,但我们唱得最好。”在合唱团住宿的宾馆,有的团员听说记者并未听到他们唱的这首歌,不禁连连摇头,表示很遗憾,“网上都有啊,抽空你去看看。你都没听过我们唱《红梅赞》……”
上世纪60年代,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改编成歌剧《江姐》,其主题曲便是《红梅赞》。
而在《红岩》故事原型的发生地重庆,《红梅赞》是不少官方演出的保留节目。在近年来的一些演出中,党政官员会与演员、观众齐唱此歌,还曾有当地政协委员呼吁将它设为重庆的“市歌”。
“我们以前来过北京,但站在首都的舞台上唱我们热爱的红歌,这是第一次。”群星合唱团成员63岁的重庆退休教师杨光久说,他们是一支唱功显赫的合唱队,虽然团员以“下过乡、扛过枪、下过岗”的中老年为主,但在重庆当地的各级比赛中曾获得多次佳绩。
在他旁边,几位团员七嘴八舌地告诉记者,“能够来北京唱红歌,我们感到特别骄傲。”
“这几天的演出时间安排得特别紧凑———上午一场,晚上一场。说是演了7场,但每场我们有两个节目,要登台14次,再加上演出前彩排过场……真是马不停蹄的。”一位女团员一脸虔诚地说,“但大家真没感觉到辛苦,我们是真心热爱红歌,一旦唱起来,浑身都有劲,精神特别高。”
“要想听红歌,还是要到重庆来。”队员们嘱咐记者,“只要唱起来,精神肯定好,人也会越唱越年轻。”
(下转B02版)
上图:6月11日,作为中国文联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演出《百花芬芳·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开幕之作,重庆渝北区葵花幼儿园小朋友在表演《红星歌》。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