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方水土
郑店镇的郑姓人
  • 2011年06月23日 作者:
  • 【PDF版】

    郑姓源于豪门望族,历来郑姓后人都有点高人一等的感觉。但是面对多年来外姓人的一个戏谑,郑姓人却一直只能笑笑,无法反驳。

    □郑颖  山东乐陵有个郑店镇,那就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说起来,这地名还跟我的先祖有关。

    据说明朝靖难之役时,燕王打进南京,他的侄子皇帝朱允炆逃得不知去向,而当时一郑姓宰相家也举家逃亡。他共有七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向北逃进了山东乐陵,一个在乐陵北安家,一个在乐陵南暂住,乐陵南的这个儿子就是我们这支郑姓人的先祖了。

    先祖是豪门公子,不会稼穑,但吃喝方面却有些讲究。好在还有点盘缠,就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盖了房子,开了间茶店,招牌上一个大大的“郑”字。先祖选茶、泡茶都有自己的独特方法,茶香袭人。所以来往行人路过,都爱在此喝茶歇脚,慢慢就有了点名气。如果人们之间互相问起来,准备在哪儿歇脚呢,对方一定答曰“郑店”,久而久之,“郑店”就成了这个地方的名称。后来慢慢地,各行各业的商家越来越多,迁来的居民也越来越多,郑店成了一个比较繁华的集市,几百年过后,这里已经成了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小镇。

    郑店镇共有一百多个村六万多人,东西南北四街是四个村子,我们郑姓后人约七八百人就分别在四个村居住。这四个村是镇中心,我们的田地也大多是良田,黄河水就在家南滔滔流过,灌溉也不费力,收入也好,再加上郑姓人本是一家,家族势力比较大,所以历来我们郑姓后人都有点高人一等的感觉。但是面对多年来外姓人的一个戏谑,郑姓人却一直只能笑笑,无法反驳。

    我们郑姓后人不分男女都按辈分起名字,但却没有“经”字辈,外姓人就一本正经地问我们:“哎,跟你打听个事儿,你们这儿有个‘郑经人’吗?”大家不用想就知道哪有中间用“经”字的,所以很痛快地说:“没有,没有,没有‘郑经人’。”外姓人就大笑说道:“哎哟哟,原来你们姓郑的就没个正经人啊。”郑姓人知道上了当,但是也没办法,只好笑笑罢了。这个笑话几乎所有郑店镇的外姓人都会说,几乎所有的郑姓人都被问过。

    还有我们姓郑的小孩子,也不可避免地被开涮。我们这一辈是“方”字辈,课堂上老师提问,如果叫“郑方……”我们这一辈的孩子就都揪着心,直到老师嘴里最后一个字落地,有人霍地站起,其他人才松口气。偏偏老师大多也是爱开玩笑的,每次叫到“郑方……”必然拉长了调子,还摇头晃脑面带得意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好半天才叫出最后一个字,常常引起其他姓的同学的笑声,接着我们也都轻声笑笑,这也是记忆里老师给我们的比较温馨的小小恶作剧。我们的下一辈是“世”字辈,大概现在的老师又开始拖着长腔叫“郑世……”了。

    去年过年回家的时候,听说又打算修家谱,我是郑家的女孩,不能入家谱,这是规矩,也没办法。但这么多年我却从来没见过家谱,所以我说想看看家谱,家族里的爷爷笑呵呵地说:“家谱要保密,不能随便看,这是我们郑姓人千百年来的规矩,可不是难为你。大家子嘛,就是要讲规矩,你知道我们郑家是大家吧?家谱第一句:本是江南宰相家……”家族爷爷正在高兴地背着家谱的序言,外边又进来几个年轻男子,这是来给他拜年的。东西南北四街的郑姓人都是要拜年的,每逢正月初一,东西南北三公里的地面上,拜年的郑姓后人往来不绝,这也是几百年来郑店镇的特色之一。也正因为有了这些特色,郑姓人才更像一家人。愿这暖人的习俗继续流传,愿和其他人都平安富足。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大盒子
蓬莱阁上赏云雾
郑店镇的郑姓人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