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边科学
生物识别技术也会有漏洞?
  • 2011年07月28日 作者:
  • 【PDF版】

    虽然生物识别技术在刑侦、商业保密、旅游、出入境管理等各项事务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但这是否意味着生物识别技术没有任何缺陷呢?

    考勤危机 指纹被“克隆”   据报道,最近在一些写字楼门口,出现了一些小广告,出售一种指纹膜,只要把自己的指纹制成这种指纹膜,就可以由别人代打卡了。指纹膜就是字纹的“替身”。指纹膜外观是肤色的,有弹性的,和真的一样,绝对不会被旁人发现。在生活中,很多写字楼白领已经使用这种指纹膜,通过指纹考勤机的检测了。指纹膜的出现,显然证实了指纹识别技术存在一些缺陷。

    专家也指出,指纹识别还是存在一些不可靠的因素的,有些人天生指纹特征较少,很难采集到图像。而指纹采集对于周围环境的要求也很高,对手指湿度、清洁度等很敏感,脏、油、水都可能影响识别的结果。而伤痕、脱皮甚至老茧都会影响指纹识别的效果。同时,在一些使用指纹考勤机的单位,日积月累的,指纹采集头上留下了用户的指纹印痕,这些印痕也可能被不法分子盗取,复制。

    整个容,人脸识别就“不认识”了  我们经常看到新闻,一些人因为整容,在过海关时,本人和护照上的原照片差异太大,而被扣留。那么整容后的脸,人脸识别系统是否就无法识别了?

    事实上,人脸识别技术在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最不准确,也最容易受欺骗,使用者面像的位置和周围的光环境都可能影响系统的精确性。我们化化妆、整整头发、戴上帽子,都可能破坏系统的识别能力,甚至丰富的表情都会影响识别结果。人脸识别技术依赖于提取特征与比对技术的提高,而采集图像的设备比其他技术昂贵得多。所以,更高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无法大规模地展开。

    虹膜识别见到黑眼睛就“傻眼”  专家指出,几乎每一种识别技术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虹膜识别,虽然虹膜识别的准确率极高,但对于盲人和眼疾患者是无能为力的。并且,虹膜识别技术要用昂贵的摄像头来采集图像,而每个摄像头最低报价为4000美金,成本较高,不易推广使用。对于中国人来说,虹膜识别技术难以展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种技术对黑眼睛识别困难,因此难以推广。

    感冒时,声纹识别就不好用了  此外,像语音、字迹、味纹等识别技术,或多或少也都存在一些缺陷,限制了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比如在感冒、咽炎以及声带受到创伤时,发出的声音与平时差别就很大,误差也会较大。

    专家表示,在对安全有严格要求的应用领域中,人们往往需要融合多种生物特征来实现高精度的识别系统。将生物特征融合方法结合多种生理和行为特征进行身份鉴别,提高鉴别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这无疑是身份鉴别领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在刑事侦查领域,尽管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但是,从刚开始应用至今,刑侦专家都从来没有完全依赖这一技术,事实上,这些技术都是辅助手段,在其他证据基本锁定的前提下,用生物识别技术作证,验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期答案:
猜猜图片中都是什么
生物识别技术也会有漏洞?
Do you know?
大千探奇
美,在大脑里遇见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