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体验高温下作业的环卫工人———
干这活必须全副武装
  • 2011年07月28日 作者:
  • 【PDF版】

    剩下的一些垃圾残渣,换小扫帚清理。

    真是又累又渴,一瓶水一口气就喝下去了。

    路面上的泥巴也必须用小刀铲去。

    垃圾收好装入袋子中。

    本报记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工作。刚上手,记者总感觉清扫姿势不是很舒服。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李金金  本报记者  郑美芹 

    马路上,我们最熟悉的身影就是那一抹橘红,炎热的夏天,气温一度逼近人体的正常体温,26日,本报记者穿上环卫服,与工人们一起在酷夏中的劳作。

    “做环卫并不是扫扫大街那么简单。”26日下午3时许,在东二路车管所东门,环卫工燕欣霞、王志花已经提前赶到工作岗位,燕大姐说,东二路辽河路至黄河路路段是沙尘比较集中的地方,环卫工人的工作一般都集中在上午。从7::00-10:30,至少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各个车道必须全部通一遍,然后清理石子、泥巴。“像这样的袋子,一上午能清理十几袋子。”燕大姐指着约能装50斤面粉的袋子说。

    燕大姐拿出环卫工特有的扫帚,“都是环卫工自己捆绑的。”我觉得拿个扫把应该很简单,真的握住扫帚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扫帚在手上抬不起挪不动。终于挥动起扫帚来,沙尘也跟着扬起来,“毫不客气”的落在我头上、身上。不到十分钟,我已经大汗淋漓。

    普扫一遍之后,我又跟着王大姐铲“躺”在地上的泥巴,由于车辆的碾压,泥巴紧紧贴在地面上,“要用刀尖,从泥巴的周边刮起。”在王大姐的示范下,坚硬的泥巴终于与地面“脱节”。

    干了不到一个小时,我已经觉得脸火辣辣的,右手还钻心的疼,燕大姐递过来一个垫子,我坐在路边上拧开矿泉水,一口气喝了个精光,这才发现手上冒出两个泡。燕大姐说,“这很正常,一般刚上手的同事第一个周都会浑身酸痛,要干上一个周之后才会慢慢适应下来。”

    我问:“这么热的天儿,为什么一定要穿成这样。”王大姐说,干这个活必须“全副武装”,这样才能防止灰尘,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性。26日,最高温度达到35℃,我觉得浑身冒火,黏腻非常,大王姐笑着说:“习惯了就不觉得热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正声明
挂失声明
干这活必须全副武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