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45℃,本报记者体验快递
  • 2011年07月28日 作者:
  • 【PDF版】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再次来临,也许他们早已汗流浃背,也许他们的皮肤早已晒得黝黑,也许他

    们为了手边的工作都顾不上喝一口水……

    他们,是这个夏日最灿烂的太阳。从即日起,本报推出记者体验系列,向您间接展示他们不为人

    知的艰辛和付出、情感和精神。

    见习记者 张牟幸子 王晓霜

    7月26日,本报记者来到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跟随邮政的快递员体验了一次投递之旅。

    8:20,记者来到黄河十路渤海八路的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记者今天就要跟随快递员杨新华踏上投递邮件的路程。

    杨新华带着记者来到位于黄河五路上的大学饭店,送出了今天的第一份快递信件,看着收件人签收,记者的心里有一种很强烈的成就感。当气温越来越高,坐在密不透风的车里,记者不再认为送邮件很好玩很轻松。

    10:21,我们来到大有崔村,送出了今天第一份高考录取通知书,这时记者送快递的兴奋劲又被调动了起来,看着家长们脸上期待和开心的表情,把通知书送到考生家长手中的感觉难以言喻。

    但是记者和杨新华在投递第二份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却出了差错,记者将通知书送到家长手中时,家长说邮件上的名字并不是自己孩子的名字,“我的孩子今年刚中考,是不是弄错了?”听到这里,我们便有些慌张,名字仅一字之差,会不会是录入的时候不小心弄错了呢?经过家长家长一再确认,确实是送错了,最后我们只好将通知书带回邮局,让学校方面再核对一下。

    接近中午时,车内温度已经达到了41℃,整个车厢就像一个大蒸笼,记者在车内已是大汗淋漓,甚至有中暑的感觉,带来的一瓶冰水摸上去也已经比较温热。一直到12:08,上午的投递工作才结束,记者和杨新华共送出40份邮件,拿出温度计测量了一下,天哪,车内温度已经达到45℃,记者从车里出来时,感觉外面就像是安装了空调,“赶紧到太阳底下‘避暑’去”。

    体验结束后,望着渐渐远去的投递车,此时记者的心里只有对快递员的敬佩和理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南蒲村垃圾堆臭味扑鼻熏煞人
45℃,本报记者体验快递
怪!大热天部分杨树“秃顶”啦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