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女失散22年 重逢只用20天
《今日德州》几经周折帮母女相认
  • 2011年07月29日 作者:
  • 【PDF版】

    4月8日,见面当天,记者给赵英彩母女拍摄的全家福,右二为赵英彩,右三为其女儿任晓玲。  本报记者 苏超 摄

    赵英彩夫妇回吉林

    前,专程赶到齐鲁晚报今日

    德州编辑部送锦旗。

    本报记者 苏超 摄

    本报记者 董传同

    22年前,黑龙江的赵英彩将自己8岁的女儿任晓玲交给邻居老范头照看,没想到两个月后,老范头和女儿一起失踪,她当时获得的唯一线索是一张从“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庙乡三屯”寄出的照片。由于线索单一且存在错误,记者在寻找过程中颇费周折,经过多方努力,在20天内,本报成功帮助母女两人相逢。

    唯一线索:

    一张22年前的照片

    从2011年3月19日接到电话,到4月8日失散22年的赵英彩母女在夏津相见。经过记者的不懈努力和多方热心人的帮助,成就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很多读者为这对母女的重逢送上祝福,两报总编辑评价说:齐鲁晚报德州站做了一件大善事。

    从城市晚报记者联系本报东营站记者,到本报东营记者站向德州站记者传递信号,再到德州站记者联系吉林榆树市的寻女母亲赵英彩,再到城市晚报记者的配合,中间虽然周折颇多,但是信息高效地完成了周转,记者第一时间和寻女母亲赵英彩有了直接联系。

    一张22年前“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庙乡三屯”的照片是寻找的唯一线索,记者几次致电夏津县双庙镇,均被告知当地并没有叫三屯的地方。线索一度中断,后有热心人告诉记者,在夏津县渡口驿乡有个叫六屯的地方。“三屯”会不会是“六屯”的笔误呢?记者赶忙

    联系了当地的乡政府、派出所和村委会。令人失望的是,村支部书记多天寻找,也没有找到任晓玲的下落。

    几经周折:

    找到“东北小姑娘”

    后记者决定从20多年前去过东北的人群找起,并把这个信息转给了以六屯村支部书记为主的热心人。很快,村支书给出了回应:20多年,在双庙镇李堂村有个姓范的人从东北带回来一个小姑娘。但是这个小姑娘从东北来时只有五六岁,和赵英彩所说的八九岁对不上,而且小姑娘腿部有残疾,赵英彩并没有提供这一信息。

    记者又反复和城市晚报及赵英彩沟通,确定了“孩子当年有些缺钙,可能会造成踮脚”特征。虽然有些热心人提醒,这个线索可能并不靠谱。但是记者以为,“20多年前从东北被带回来的小姑娘”这一信息难能可贵,应该抓紧核实。

    当年的小姑娘已经从双庙镇李堂村嫁到了田庄乡西郑庄。虽然有周折,但终于找到了最后的落脚地。多次说明情况后,电

    话那头西郑庄村支书许万贵有些犹豫,可能性反而进一步加大。经过多次和村委会沟通,最后总算做通了家属的工作:同意来认一认。

    经过30多个小时的奔波,赵英彩夫妇从吉林赶来,凌晨5点记者赶赴德州火车站接站。直接搭上了去夏津县的客车。这个姑娘是不是就是赵英彩要寻找的女儿,母女还能不能相认?记者要做的就是让两方家属做好沟通,从中做好服务工作。

    尘埃落定:

    母女相认,送来锦旗

    天遂人愿,赵英彩和女儿相认,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女儿方的家属热情款待了赵英彩夫妇和记者。赵英彩在夏津县愉快地度过了三天。

    走到德州,赵英彩夫妇把一面锦旗送到了齐鲁晚报今日德州编辑部,表达深深的谢意。这面锦旗是《今日德州》出版以来,迎来的第一面锦旗,可以说是意义非凡。锦旗上写着:齐鲁晚报影响大,为民服务好记者 赠齐鲁晚报和记者董传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珊珊,加油!你是家中脊梁
母女失散22年 重逢只用20天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