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不松动的道钉
镜头下的孙口黄河铁路大桥卫士
  • 2011年07月29日 作者:
  • 【PDF版】

    编辑:王学钧 美编:金红 组版:继红

    哨兵就是“安全指示灯”。

    开心象棋。

    警棍训练。

    巡逻。

    责任与使命。

    文/片 本报记者 黄广华 张晓科 本报通讯员 李道吉 

    梁山脚下,一条6250米的钢铁长桥横跨东西,这就是京九铁路孙口黄河大桥。一支建制于2008年的钢铁劲旅在此处扎下营盘,守卫着这座黄河铁路大桥,确保经济大动脉畅通。他们就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黄河桥上”的武警济宁支队十二中队的官兵们。7月26日,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走近这群黄河卫士,用镜头去记录他们真实的生活。

    尽管起了个大早,由于距离偏远,当记者驱车赶到十二中队的营地时,时针已经指向了11点。在中队指导员王成的带领下,记者走上了铁路桥上仅有二尺宽的人行道,“在上面行走极其危险,火车驶过带起的气浪可以把人推倒。”王成说。与此同时,记者也强烈地感受到了滚滚的热浪,在上面走了不到两分钟,已经是汗流浃背。 

    一队巡逻战士走了过来,远远望去,他们仿佛置身于热浪中。走近一看,他们的军服早已完全被汗水浸透。6250米,是中队1号哨位到4号哨位的直线距离,来回要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战士们就是用双脚一步步一天天地丈量着这个距离。

    守桥责任重于泰山。战士们除了上岗执勤外,就是苦练本领。黄河滩头,总能听见他们一阵阵响亮的操练声。这群热血青年身着迷彩服训练的身影,也成为了黄河岸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黄河铁路大桥平均每6分钟通车一列,昼夜通车量达200列以上。也许,平日里,人们不会注意到这群普普通通的守桥兵。然而,他们早已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融入了这座百年老桥。每当站在大桥上,军人的职责就在他们心里占据了最高的位置。他们的感情朴素而真诚,那就是:用青春和热血守卫大桥,守护人民群众的平安!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不松动的道钉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