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收藏者展示抗战期间200余日军物件
军刀、投降票日军侵华,这都是铁证!
  •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
  • 【PDF版】

    文/本报记者 李晓闻 片/本报记者 杨宁

    今年的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15日起,青岛市档案馆、市文联在市档案馆展览中心举办“民间收藏日军侵华罪证展”,向广大市民展示民间收藏者张剑云、崔京德收藏的日军侵华的相关罪证。“如今很多专家研究日本侵华史时苦于没有实物,也有过慰安妇状告日本却拿不出证据的案例,我们收藏这些物件,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保存日军侵华的罪证,让大家永远记住历史。”展览现场,收藏者张剑云如是说。

    “菊水刀”豁口暴露拼杀痕迹 

    “这把刀一看就是当年日军砍过人的,你看,刀尖附近的地方有两个豁口,日军砍人的时候就是用这个地方砍。”张剑云指着展柜里横躺的一把长刀说。记者看到,这把军刀的弯度和宽度都比一般军刀要大,刀尖已磨得圆秃,离刀尖十几公分处有3处硬伤和两个指甲大小的豁口,正是其屡经战争重创的痕迹。 

    据介绍,这把名为“菊水刀”的军刀在日本极其珍贵,是在东北光复后的第二年即1946年,当地一位农民在黑龙江省孙武县的原日本关东司令军司令部一处房间的地板下面得到的。在日本占领东北的“伪满时期”,孙武县一度为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后来这把“菊水刀”几经转手,被喜爱收藏抗战纪念品的张剑云以3万元的高价收入囊中。而张剑云作为一名普通公安民警,收入并不高,“手里一有钱就都花在买纪念品上了。”

    “投降票”见证日军“攻心战”

    “投降票”呈大红色,普通笔记本大小,票面正中的图案是由日本太阳旗和一面五色旗交叉组成,下方由右向左写有“投降票”三个字,底下标注汉字的大意为“持此票投降者有优待”。 

    据张剑云介绍,日军一向擅长“攻心战”,但是由于这种战术不及细菌战、毒气战那样令人关注,加上这方面的史料稀少,以致中国军史专家对这方面研究成果甚少。而这枚“投降票”正是日军开展攻心战的道具,也是研究日军侵华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这是1995年时,我从一位四川朋友手中买来的。”张剑云回忆说,“这张票花了我一个月的工资呢!当时我一个月才挣400块钱。” 

    731细菌部队令“红十字”蒙羞

    摆在展馆显眼位置的日军731细菌部队使用过的医药器皿箱、佩戴过的“红十字”战地救护章让不少参观者不寒而栗。医药箱是一个木制箱子,盖子打开着,旁边摆放着小药盒、镊子、针管等当时731细菌部队使用过的物品。战地救护章有巴掌大小,椭圆形,中间是一个硕大的“红十字”,周围分别用英语和日语写着“日本赤十字救护员”字样。

    张剑云说,“红十字”徽章是1991年哈尔滨特大洪水发生之后,当地居民从一个排水沟里挖出来的,张剑云得知后立即高价买回。医药箱则是后来从其他收藏者那里得到的。731细菌部队拿活人做细菌实验的罪行众所周知,而白底红十字则是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当年的731部队明明是一群没有人性的魔鬼,却给自己佩戴上天使的标志,这是对红十字的极大亵渎!”张剑云在其《战利品》一书中这样写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产营销,逆市招兵买马
军刀、投降票日军侵华,这都是铁证!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