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建筑,该如何“赡养”?
  •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
  • 【PDF版】

    湖南路一处百岁

    老楼拍卖价高达9000万元,后期装修费用约需5000万元,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这个价格让人咂舌。但是对于文物爱好者来说,老房子有人保护了,值得庆幸。

    青岛老建筑众多,像一群身衰体败、晚年凄凉的老人,幸运者如湖南路这处老楼被私人“赡养”的屈指可数,而大多数不幸的老建筑正在慢慢衰老而无人问津。为何出现这种局面?这些无人问津的老建筑多是一些位置不好、品相不好的优秀历史建筑。

    有些老建筑是幸运的,比如今年8月份,湖南路39号这座百年老建筑被人买走,要打造半营业性的博物馆,这意味着以后这幢老楼有人提供“养老费”。2010年,青岛市对老舍故居的改造投资1000多万元,在改造中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建筑的历史原貌。老舍故居从此也得到了政府“公费”养老。

    与这些幸运的老建筑相比,还有不少老建筑由于无人“赡养”,在风雨沧桑中渐渐衰败。老建筑保护难,政府经费少,无法均衡投入是一个原因。得到政府眷顾的如“劈柴院”、“老舍故居”,除了这些老建筑名气响,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产生商业利润。

    一位老建筑专家说,政府投资哪个老建筑,其实也要看领导重视程度,一些有商业价值的老建筑往往得到的投入多,而一些已经衰败或者没有太大利用价值的老建筑投入就少。

    说到底,能产生商业利润的老建筑就会有政府和私人抢着去保护,而一些利用价值小,产生不了利润的老建筑则任其在风雨中衰败,政府还是缺乏一套完整的保护机制,哪座老建筑该保护,哪座老建筑应该优先保护,应该有具体的条文来约束,防止出现因领导人喜好先保护商业利润大的建筑。

    采访记者:孟艳采访事件:青岛97岁老建筑拍

    卖系列稿件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盲校老师,照亮盲生的人生
还有多少贫困不为人知
百年灯塔的守望者
老建筑,该如何“赡养”?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