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蒙山沂水总关情
———记当代山水画家皮威先生
  •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
  • 【PDF版】

    张一涵

    有人说:“山水画家,内心能有多大的包容,画出的画才能呈现多大的气势。”自从我认识山水画家皮威先生后,对这句话便开始有了深刻的体悟。

    皮威先生外表儒雅,性情恬淡。他是一位有着浓郁审美理想的山水画家,又是一位淡泊名利的性情中人。在这个市场经济,形形色色诱惑太多的社会,皮威先生还能身居闹市却又固守着自己心中的一方“山水”,实在难能可贵。他,应该是这个幻影时代背景下的慧者,感性而理性。

    皮威出生于北京市,少年时期带着对沂蒙大地的崇敬来到了这方土地,曾在莒南县大山脚下插队务农,两年的沂蒙山区生活让他与当地人民结下深厚友谊。我们都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皮威先生的作品题材多以蒙山沂水为主,沂蒙山在他的笔下变化万千。满山苍翠的松柏,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潺潺流淌的溪水,静谧祥和的村舍,在他的画笔下虚实相间,珠联璧合,相映成趣。

    这一切源于他对沂蒙山的热爱,在采访中,他告诉我,每月他都要抽出时间去采风写生,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在他的眼里,沂蒙山每时都是新鲜的,每年都是变化着的。为了作画,他冒着酷暑行走在大山梁上;为了作画,他顶风冒雨徜徉在农舍村宅;为了作画,他徒步几十里寻觅在山山岭岭。春去秋来,严寒酷暑,长期在自然节律的感受中,他领悟了艺术生命的奥秘,也找到了艺术道路的源泉。辛勤的生活体验激发出的灵感,不但充实了他绘画艺术的内涵,也丰富了他内心的精神世界。

    皮威先生畅游于自然山水与人的精神世界里,注重自然与人生的感知和体悟,力求在传统法则与当代生活的体验中找到对接。他特别强调画家不要刻意追求笔墨语言的个性化,而是笔随景出、形随情变、畅达无羁、随心所欲。他认为许多画家为笔墨形式所困,或臆造或模仿,用笔墨而非笔墨之工,即使倾其一生也毫无艺术可言。千千世界、芸芸众生,绘画不可从一而终,从自然界和生活中发现创新才是艺术生命不竭的真谛。他认为艺术界经过近三十年从禁锢到开放的辩争,该有一个回归了,回归到本真,就是把感情投放到自然界,投放到人的中间。他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艺术是反映历史的,只有那些不为名利所累的人,才能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中成长为艺术家。

    中国画的主要语言是笔墨,向来有“笔墨为上”的说法。皮威先生强调绘画创作中传统的笔墨运用,“不到十年功勿论笔墨功”是他固守的一个原则。因此,其作品在力求笔精墨妙的基础上几乎具备了中国山水画在形式意蕴方面的种种特质:平远、深远、高远、可游可居、意韵悠长以及从自然中汲取的平和、简朴、质素、淳厚与一波三折的劲健、柔缓,这就使得他对水墨画的笔墨理法与深度抒情得到高度发挥。

    纵观皮威先生的山水画,大幅气势恢宏,小幅情趣盈然;近山清奇、远山苍莽、群山如簇、溪流喧吟,山水真韵,尽显浑厚华滋、淋漓苍莽、墨气溟蒙的生生之气,令观者回肠荡气、心旷神怡。细细品味,其艺术魅力随景而发、随感而出、随情而露。他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对笔墨的运用已是随心所欲,或写或泼或染,张弛有度。他以率真的情营造天趣的景,把传统绘画引向了一个追求创造、面向生活的新的艺术境界,使传统的中国画呈现出新的生机。这完全在于他深深地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他用手中的画笔来表达他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一片真情,他持之以恒地追求中国画艺术,把它作为人生的精神需求。以人的生命情感去感悟自然界万物的生命,是画家的艺术思想之核心。他的山水画处处形象地表现了自然与人的相融境界,可见画家的身心与自然完全合一共融,赋予了人与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

    皮威,1958年出生,幼承家学,在其父著名画家皮之先先生的指导下,研习传统书画,毕业于山东临沂教育学院美术系,后于1989年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得徐悲鸿之子徐庆平院长的亲授,受到著名画家冯法祀、闻立鹏、周思聪、尹瘦石、黄均诸先生的指导。现任民革山东临沂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沂蒙山画院院长、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美术家联合会理事、山东省美协会员,。皮威先生的作品发表于《美术》、《中国艺苑》、《中国书画报》、《北京日报》、《人民政协报》、《大众日报》等报刊。有些作品早已越洋过海走向世界,曾在加拿大、法国、新加坡、韩国、日本、泰国、香港、澳门等地展出,并多次获奖,省、市电视台对其做过专题报道,出版《皮之先皮威画集》等。

    岁月荏苒,多少年来,皮威先生就这样沉醉在自己营造的山水画的世界中,不求回报,不计功名。而今,他依然以自己一步步坚实的脚印、一幅幅优秀的作品来履行着“为祖国山河立传”的誓言。从他呈现出的一幅幅辽阔、崎岖、雄浑的壮美画卷里,不难看出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对沂蒙山这片热土的眷恋。

放大 缩小 默认
蒙山沂水总关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