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客运发展史
  •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
  • 【PDF版】

    五六十年代使用的大客车

    八九十年代使用的大客车

    如今使用的大客车

    随着动车、飞机的普及及发展,公路客运逐渐丧失了原本的优越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潍坊的公路客运对潍坊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潍坊长途汽车总站副站长谭维宁从1989年就来到车站工作,是站上的“老人”了。他来到汽车总站时,车站只有200多部车,省外的线路也只有南京、保定、沧州等十来条,而如今,潍坊长途汽车总站已经发展成有近800部客车,60多条跨省线路的较大型车站了。

    在谭维宁记忆中,那时的车站只有一部空调车,是跑临沂线路的,大多数车辆跟现在的根本没法比,现在客车上的座椅都是沙发式的,但当时的都是硬板式的,跟绿皮火车上的座椅相似,坐上去硬邦邦的,谈不上什么舒适。

    八九十年代的客车车型,还是60座的“大黄河”,或者39座的“小解放”。“大黄河”的车身与现在的“东风”高级客车大小相似,然而车载量可比现在的40座客车多一半。“排排坐”式的座位让乘客们肩靠肩,而一到了夏天,车内拥挤闷热的环境更是让人苦不堪言。

    如果说,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人们能够做到“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话,那么在八九十年代,则至少要“两日还”。如果从潍坊去南京,现在从上午9点出发,乘客车下午5点就能到达,而在二十年前,坐客车去一趟南京的概念是早晨天不亮就要出发,五点半准时坐上车后,要等到晚上八点,天完全黑了的时候才能看到南京城。

    解放前期

    八九十年代的运输条件,尽管与现在相差甚远,但是与潍坊客运的起步阶段相比,还是有了不小的进步。

    时间追溯到解放时期,现在的潍坊交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就是老潍坊人嘴里说的潍坊汽车运输总公司,那时人们都称为潍坊汽运。潍坊汽运,是在1948年,潍坊人民欢庆潍城胜利解放的日子里诞生的,那时的运输车辆,仅仅是由24辆在抗日、解放战争中缴获的汽车,以及由渤海军区后勤部并入的182辆马车组建而成的。

    而那时的汽车修理厂,也仅仅是由刚解放不久的潍坊火车站下的一个破旧仓库临时搭建而成,设备也只有两台老牙皮带车床、两台“老虎钳”、几个千斤顶和几架木马。坑坑洼洼的场院,就是那时的停车场。

    当时,那24辆残缺不全的老式美制、日产汽车,就是潍坊汽运公司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不仅如此,当时汽运公司面临的现实是一无配件更换,二无制配条件,加上帝国主义和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汽油缺乏、汽车停运,当时潍坊客运面临的困难重重。

    然而,面对这样的恶劣环境,老潍坊人没有退缩,没有汽油,他们就烧木炭;没有制配条件,他们就自己改装木柴瓦斯发生炉、瓦斯配气器、手摇放风机,用双手将停驶的汽车转起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2年的车轮人生
潍坊客运发展史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