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闸口桥还有个戏称—困镖桥
相传傅阁老桥下拦住皇纲镖师,城区六知桥、白玉桥也都有来头
  •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
  • 【PDF版】

    闸口桥今景。 本报记者 邹俊美 摄

    本报记者 凌文秀 刘云菲

    聊城水域众多,城区大小河道上建有很多桥梁,这些桥有的被人们熟知,有的却承载传奇演义。闸口桥、六知桥、白玉桥都有精彩的故事。

    闸口桥明朝时桥闸双用

    提起闸口,聊城人没有不知道的。见到闸口桥,闸口也就到了,闻名古今的京杭大运河从桥下穿过。聊城文史专家孙淮生介绍,闸口建造于明代,以前叫做通集闸,“那时闸当桥用,上面竖着很多高30厘米的木板,取下来就能过人,后来才变成桥,闸口桥也就是这么来的。”

    孙淮生说,闸口桥原名通泽桥,老百姓却戏称困镖桥,这是根据一个故事说的。元、明、清时,运河上商船络绎不绝,最威风的要属押运皇纲的镖师,过往商船见到镖师的船都要落帆。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刘镖师经过时,见聊城商户赵良堂没落帆,就毁了他的船杀了他的随从。这事没人敢管,赋闲在家的傅以渐傅阁老知道后,派人在闸口拦住去路,刘镖师到傅以渐家中闹事,没想到傅以渐家中摆着康熙皇帝的御书楹联。刘镖师害怕因此事丢官断命,求傅阁老不成,无奈找到赵良堂赔了损失,傅阁老这才放行。

    南关桥北关桥又称“六知桥”

    在古城南、北两个大门外分别有一座桥,俗称南关桥、北关桥。聊城文史专家孙淮生说,古时候,“南关桥和北关桥都是吊桥,每天有固定的通行时间,一遇外敌就可以把吊桥吊起,能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市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老城区的南关和北关两座桥又称“六知桥”,而桥名源于两座桥初建的故事。

    据传,明朝中期,有一年东昌府地区连发水灾,皇帝划拨善款,命当地的蔡知府和河院一起防洪抗灾。由于治河有功,皇帝把抗灾剩下的钱赏给两位治水大臣。蔡知府觉得受之有愧;河院心里却不平衡,认为地方官只是协助,不该分到赏银。于是河院打起歪主意,找到蔡知府密谋私分,蔡知府不同意。蔡知府说,这批银子不光你知我知,还有天知地知,本地的水知河知,这一共是“六知”,捐款虽然不能退还捐助者,但取之于民就该用之于民。

    随后,蔡知府邀地方士绅公议,用余钱建了南关和北关两座桥。后来就有文人雅士是叫这两座桥“六知桥”。

    白玉桥相传是明成祖起的名

    在城区铁塔附近有一座桥名叫“白玉桥”,桥下两侧是荷花池,周围景色与桥融合在一起,显得格外漂亮。白玉桥的得名也有个传奇的故事。

    聊城市文史专家陈琨麟介绍,相传,明朝建立不久,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文继位。从此诸王争权的战争开始,势力最强的是燕王朱棣。公元1399年7月,朱棣发起靖难之役,11月,派兵攻占临清、馆陶等地。朱允文派兵进驻东昌,12月,两军开战。战争中,朱棣被敌人用计围困,眼看要全军覆没,朱棣手下周长带人杀出一条血路救出朱棣,因为周长要堵住追兵,很快剩下朱棣单身匹马逃跑。到达一处拱桥时,追兵赶到,疲惫的战马把朱棣甩到桥下,朱棣因此逃过一劫。

    陈琨麟说,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听说桥后是兴隆寺,于是将兴隆寺改名为“护国兴隆寺”,又命东昌府地方官吏用汉白玉重修拱桥并亲自命名为“白玉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闸口桥还有个戏称—困镖桥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