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地域元素打造文化盛典
专访济宁市委副秘书长、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主任潘献华
  •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范少伟

    “儒济天下,和宁四方”。距离2011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的日期日益临近,孔子文化节系列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本届孔子文化节有什么亮点?在这场文化与思想盛宴中,如何体现济宁的地域特色?9月14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济宁市委副秘书长、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主任潘献华。

    祭孔大典与孔子教育奖同台举行

    “本届文化节将以紧凑的整体联动、浓郁的地域特色、踊跃的群众参与为宗旨,为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呈现一届成熟完美的节会。”济宁市委副秘书长、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主任潘献华说。

    今年的文化节开幕式在曲阜杏坛剧场举行,开幕式上将演出大型歌舞《大哉孔子》,演出部分已完成编创,进入排练阶段。演出内容由济宁本地的演艺队伍、创作人员结合地域特色编创,演员总人数达800名以上,涉及我市多个县市区和演出单位。

    祭孔大典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将与祭孔大典同台进行,颁奖环节与祭孔大典程序有机结合,将成为今年文化节的突出亮点。本次教育奖分别由美国和刚果的两个教育机构获得,巴基斯坦的教育机构获得荣誉奖提名奖。届时,获奖代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将到曲阜来参加孔子文化节。

    文化与经济两翼齐飞

    为了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相关部门从去年年底开始筹划工作,从今年4月份开始启动,先后成功举办了春季尼山祭孔、青啤之夏孔子文化节宣传月等活动,特别是7、8月份举行的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活动,7月份在台湾举行了孔子文化图片展、学术讲座及演艺活动等,8月份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先生率团首次踏上了其祖父离别60多年却从未返乡的故土,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搭建起新的平台,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今年,文化节在客人邀请方面,更加突出经济界、商界人士的邀请。经过招商、经贸等部门的积极配合,现已确定邀请一批与济宁市有经贸合作意向的大企业和重点外商、侨商、台商,希望利用文化节平台达成促成合作、共谋发展的目的。

    “孔子文化节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也是拉动济宁经济发展的引擎。”潘献华介绍,通过孔子文化节,把济宁这一城市推介到全国甚至全世界,打造知名度,带动经济的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地域元素打造文化盛典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