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看你看,我们的城市 一天天在变
  •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
  • 【PDF版】

    ▲即将完工的奥体中心,远远望去犹如一颗钻石。

    刘守善 摄

    ▲城市建设者。

    张晓科 摄

    灯火辉煌的新世纪广场。   刘守善 摄

    ▲洸河路一角。 张晓科 摄

    ▲蓬头稚子学垂纶。 张晓科 摄

    ▲重修后的太白楼路。 张晓科 摄

    ▲夕阳无限好。 张晓科 摄

    ▲全神贯注。 张晓科 摄

    ▲河道绿化。 郭刚 摄

    桥通了、路宽了、环境美了。从济宁市提出“东拓 西跨 南联 北延”发展战略后,城市框架的拉开,为城市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座城市也一天天的“长”大了。

    太白楼路与运河路升级改造工程是济宁市2010年重点工程,也是老城区提升改造的重中之重,在改造过程中,实施了道路改造、雨污分流、路灯、绿化等工程,年内实现了竣工通车。如今,位于商业中心的太白楼路,已成为济宁城区最具特色的一条主干道。济宁市经过3年建设,完成太白楼路东西跨河大桥建设并于今年8月份实现通车,为实现城市的东西突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9月份,运河路高架桥竣工通车,为老城区与未来的主中心北湖新区增加了一条通途。

    近年来,济宁市对老城区多处主要干道路口进行渠化改造,使道路更加畅通。太白楼、竹竿巷、清平巷这些“老景点”经过重修后,恢复了其历史街区的面貌,也使得运河文化核心区更有看点。东部科技新城是济宁高新区着力打造的城市副中心,其核心区位于廖沟河景观带,从今年起,高新区从建设园区的思路向建设城市而转变,将在3至5年时间内,建起一座优势突出、特色鲜

    明的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

    济宁市向西发展,开发大运河生态经济区,是城市功能的一次提升与完善,以“商贸物流”为实施重点的经济区,更能充分利用济宁市的交通优势,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的大交通体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作为城市未来的主中心,北湖区不断完善“七纵七横”路网建设,同时将市文体中心等省运会场馆设施打造成一个个经典之作。济北新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已成为城区北部居民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成为集行政、商务、住宅和旅游、文化、商贸于一体的生态化、园林型新区,高标准实施了曹庙、黎寨、南岱庄等城中村改造,打造设施完备、功能优越、整体和谐的现代居住区。

    在城市综合整治方面,济宁市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治脏、治乱、治差,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形象。对城区主要道路实施绿化,对沿街建筑进行立面装饰、夜景美化等工程。城区主要道路进行拉网式检查,修残补缺、填平补齐,对破损、低洼不平的路面进行维修改造,维修、更换破损的人行道、路沿石、井盖、下水井箅子等市政设施。对城区背街小巷、主次干道、市容市貌等方面进行了环境整治,集中攻克城市管理的顽疾难点。    本报记者 刘守善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看你看,我们的城市 一天天在变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