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苦再累,老人在身边才放心”
受传统观念影响,儿女们送老人去敬老院的并不多
  • 2011年10月24日 作者:
  • 【PDF版】

    王志刚照顾母亲张德兰。本报记者 范少伟 摄

    本报记者 姬生辉 范少伟 

    作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养老已经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问题。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养老的主要方式,但是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人们除了忙于日常的工作之外,还要赡养多位老人,其中的紧张和压力已越发凸显。失能老人因丧失自理能力,子女们注定要承担得更多。 

    解决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不仅是老年人个人和家庭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组策划,我们希望通过详实的调查,展现当下养老问题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人们的苦乐和无奈,以期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共同寻求养老难题的解决之道。 

    “把老人送进敬老院,街坊邻居得戳我们脊梁骨。”“在敬老院里总没在家安心。”……针对送老人进敬老院问题,许多市民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在大家看来,照顾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并且对敬老院感觉比较陌生。

    方便照顾父亲 只好睡在近处

    23日,记者来到济宁市菜市社区孟广印老人家中。老人躺在床上,看到有陌生人进屋,欠起身向外探了探头,儿媳闫允赶忙帮老人在床上坐起来,并披了件厚外套。

    孟广印老人93岁了,今年年初查出肾病,之后就卧床不起,靠儿女们日夜照顾。“老人家性格开朗,身体也挺健康,街坊邻居都很喜欢他。”闫允告诉记者,现在老人吃饭要靠喂,大小便要两个人照顾着。闫允身体也不是很好,最近因为感冒一直在输液。 

    “照顾老人天经地义,我们不照顾谁来照顾,没想过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孟广印的儿子孟昭友说,为了更方便照顾老人家,他在客厅里的沙发上睡,只要老人晚上有点动静,他就能听到,帮助老人吐痰或者大小便。孟昭友在家里排行老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大姐70岁了,平时也常到家里帮着照顾老人。 

    上午10点左右,孟广印喝的稀饭放在桌子上,“老人吃不了多少饭,每天做饭前都会问他最想吃什么。”闫允告诉记者。 

    孟昭友一家除了退休金外,还靠出租多余的房屋赚点费用,生活虽不富裕,但儿女们都很孝顺,生活很幸福。谈到会不会把老人家送到敬老院里去时,孟昭友有点激动地说:“肯定不会,照顾老人是儿女们应尽义务,即使我们有钱,也不会把老人送到敬老院,由别人照顾,我们不放心”。

    为了照顾母亲 放弃打工机会

    与孟昭友一家有相同想法的

    还有王志刚。母亲

    张德兰71岁,因为

    腰椎压迫神经下肢

    不能行走,已经卧

    床七八年,都是由

    他与哥哥轮流照

    顾。虽然生活压力

    很大,但他们从没

    想过把母亲送到敬

    老院。 

    在常青社区益

    民东区9号楼,张德

    兰半躺在床上,虽

    然还没到冬天,但

    已盖上了两层厚厚

    的棉被。桌子上放

    着顺手可拿的水

    杯、卫生纸、梳子等

    生活用品,“两腿不

    能站立,更不能走路,家里不能少

    了人。”张德兰看着儿子有点愧疚

    地说,给孩子们添麻烦了,看了好多家医院,医生都说不好治,只能在家静养。 

    王志刚在前一段时间在四川打零工,因为母亲胃里不舒服,在家里打吊针,心里很牵挂,便决定回家照顾母亲。王志刚的妻子在一家企业上班,有一个上初中的孩子,每天上班、接孩子、做饭、照顾老人,每天都非常忙碌。 

    张德兰卧病在床已有七八年时间,由王志刚和大哥王利军轮流照顾,每人照顾一年,儿女们都想把母亲照顾的好一些,“我不了解敬老院,一说到敬老院心里就很害怕。”张德兰说,感觉是没人管的人才去敬老院呢,在敬老院里总没在家安心。“我们也不会把母亲送到敬老院的,不管钱多钱少,即使生活压力大些,也会尽心尽力照顾母亲。”王志刚说。

    失能老人是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必须依靠他人照料的老年人。按照国际通行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中“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六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社区工作人员:在敬老院生活 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菜市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贾延芹看来,老年人在敬老院里生活,对家庭和女儿来说,也许是不错的选择,但受传统观念影响,虽然敬老院的各种设施也很好,但很少有居民主动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去。 

    谈到照顾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贾延芹有说不完的话,婆婆与她一起生活了多年,因为腿部摔伤瘫痪在床三年多的时间,去世时90多岁。在那段时间里,曾有亲戚建议她送婆婆去敬老院,选择自费的护理条件和环境条件较好的敬老院入住,但与老人家商量后,还是没有去。“两个人要上班,老人又要长期照顾,那段时间真的挺累。”贾延芹说,但是自己的亲人,与婆婆有很深的感情,当时就想着只要老人家开心就行。 

    “很多人认为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就是不孝顺,儿女们脸面挂不住。”贾延芹说,家里的老人生病了,大部分社区居民都会选择自己赡养老人,很少有人把家里生病的老人送到敬老院,除了一些敬老院收费高的因素外,传统思想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原因。

    ◎失能老人护理,欢迎您来提建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尊老爱幼的美德在我国世代相传。但面对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一连串的生活压力,子女按照传统方式反哺老人势必将面临着巨大压力。目前,家庭养老一直是老人首选的养老方式,然而,独生子女政策下,一对夫妻要赡养多位老人,再加上“上班族”工作的压力,空巢独居老人逐渐增多,养老问题日渐凸显。

    无论是选择哪一种养老方式,我们希望的都是老人能够快乐、平安。您对养老问题有什么看法,您有没有关于失能老人护理方面的好建议,欢迎您发邮件至qlwbfsw@126.com或登录齐鲁晚报·今日运河腾讯官方微博http://t.qq.com/qlwbjryh与我们一起交流。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旬老夫妻将入住福利中心
“再苦再累,老人在身边才放心”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