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缘结识,东营男子3年接力献爱心无缘相谢,河南老妪把相见当心愿
千里夜行路 只为道声谢
  • 2011年11月26日  作者:
  • 【PDF版】
  刘传真和臧海涛相见后,高兴地抱在一起。
  刘传真特意为臧海涛定制了锦旗。
文/片 本报记者 李金金

  3年前,东营人臧海涛有缘结识了河南开封老太太刘传真。得知对方十多年无偿辅导困难孩子的事迹后,臧海涛和刘传真开始了爱心接力,3年间一直向刘传真寄文具、生活费,以帮助其辅导的孩子们。3年来,刘传真一直把当面感谢这名有缘人,当成自己的心愿。
  11月25日,76岁的刘传真跨越600多公里,坐了十多个小时的夜车,终于赶到东营与臧海涛见上了面。
76岁老人感恩节来鲁感恩
  25日上午,连夜颠簸了十多个小时后,刘传真依然精神抖擞。老人穿了一件枣红色棉袄,花白的头发却“出卖”了她——她今年已经76岁了。
  在东营府前大街上,刘传真翘首以待,马上就能见到臧海涛,她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另一边,在东营做小生意的臧海涛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无意间帮助的老人居然专程从河南开封赶来看他。
  接到刘传真的电话后,臧海涛惊讶中带着惊喜,他顾不上为顾客送货,匆忙掉头前来接应刘传真。
  远远看到臧海涛,刘传真老人露出笑容。两人向前几步,一个深情的拥抱代表了太多的言语。
  “再不来,天就越来越冷了,今年又没有机会了。”刘传真说,三年来,臧海涛不断为她辅导的孩子寄食品、文具、衣物及生活费,她这个70多岁的老太太,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谢意,能到东营当面道谢就是她最大的心愿。11月24日正赶上感恩节,刘传真当即定下主意,下午5点就从开封坐上了驶往东营的汽车。
  车行一夜,到东营时已是25日凌晨3点多。怕臧海涛担心,直到25日上午,刘传真才电话通知了他。

老人无私照顾贫困生感动有缘人
  臧海涛和刘传真老人相识于2008年夏天。当时,作为福瑞特印刷厂的一名员工,臧海涛被派去开封出差,谁承想遇到飞车贼,“身份证、银行卡都丢了。”
  回到东营后不久,臧海涛收到了一份来自开封的快件,里面邮寄的正是他丢失的身份证、银行卡。
  原来,飞车贼将他的包抢走之后,将钱取走,把包里的其他东西扔进了垃圾场,刚巧被住在附近的刘传真捡到。她便按照包里名片上的电话联系了臧海涛,并将东西寄了出去。
  收到失而复得的钱包,臧海涛心中一阵暖意,心想有机会一定到开封当面感谢这位陌生的好心老人。
  2009年初,臧海涛再次出差经过开封,便特意绕道到老人家中。“到她家才知道,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师,在家里开了一个免费的辅导班,十多年间收留了很多贫困的孩子,免费为他们提供衣、食、住等各方面所需,并给他们辅导功课。”
  臧海涛说,在老人家中,别人送来的一面面锦旗让他非常感动。“一位老人都能做到这些,我怎么就不能献点爱心呢?”于是,他从附近买了本子、铅笔和一些衣服送给刘传真照顾的这些孩子,临走时又悄悄留给老人300元,并与老人约定,他会不定期地为孩子们献爱心。

两人相约继续爱心接力
  刘传真这次来东营专门做了感恩的条幅和锦旗。条幅上写的是“爱心传天下,一握恁的手,永远是朋友”。刘传真说,这是她特意为臧海涛想的一句话。
  25日中午,臧海涛将条幅挂在自己的喜饼店门前。
  刘传真说,这三年间,臧海涛给孩子们寄文具、食品,本子里总不忘夹二三百元钱,至今已经寄了六七次。“钱虽然不多,却代表了一份深情。”
  刚开始时,刘传真给臧海涛打电话,后来又发起了短信:“天上风轻轻,东营海蓝蓝,山东处处赛江南;荷花美,月儿圆,碧河悠悠乐满天;采幸福,摘平安,爱心传递展笑颜……”短信里的每个字,都是经过老人精心推敲的。
  臧海涛说,现在他的经济条件也好了,他会继续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也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25日下午3点,不管怎样挽留,刘传真还是坐上了返回开封的列车:“明天还有辅导课,耽误谁也不能耽误孩子们,我完成自己的心愿就满足了。”臧海涛强塞给她1000元钱,目送老人离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