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医生
  • 2011年11月29日  作者:
  • 【PDF版】
  侯梅,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医疗保健中心小儿康复科主任。山东省康复学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儿科学会神经学组委员、山东省抗癫痫协会理事、青岛大学医学院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儿科康复)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医疗特长为小儿癫痫的诊治,脑瘫、精神发育迟滞、语言障碍等神经发育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康复管理,婴幼儿发育迟缓的早期检测和干预指导,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瘫痉挛。

  Q:儿子会走路即是内八字,那时才1岁,我们认为长一长就会变好,但是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儿子的内八字一点没见好,一只脚还挺严重。这种情况该如何帮助孩子矫正?
  A:一些开始学步的儿童往往出现大拇趾和足呈现一定的旋转角,向内旋转形成内八字,向外旋转形成外八字。多数学步儿童的“内八字”和“外八字”步态是因为下肢骨骼的轻微旋转所致。胫骨扭转是最常见原因,胫骨内斜导致内八字,胫骨外斜导致外八字。其次,股骨前倾可以继发性胫骨倾斜,同样会引起内或外八字步态。此外,跖骨内收可引起“内八字”步,阳性家族史、胎儿宫内受压也与发病有关。
  随着胎儿生长,有些骨骼会发生轻微旋转,这种旋转在生后头几年还会继续,随着年龄增长和运动体验,骨骼逐渐旋转到正常角度,孩子控制肌肉和足部位置的能力也逐渐成熟,步态逐渐正常。但这一过程比较缓慢。家长最好每年进行一次步行录像,前后对比帮助寻找改善的踪迹,如果不改善,则需要寻找医生帮助。
  Q:这几天发现5岁儿子常出现挤眉弄眼、咧嘴等怪动作,而且他自己也没意识,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儿?该如何治疗?
  A:实际上这是一种疾病,叫做抽动障碍。该病多见于6—12岁的儿童,男孩多见。临床分为三种,一是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主要表现为简单性运动抽动,如眨眼、皱额、咬唇、露齿、缩鼻、摇头、点头、耸肩等不自主抽动,少数病例为简单性发声抽动,表现反复咳声、哼气或清噪声等。第二种是发声或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这是一类症状复杂多样、严重的类型,临床特征为多部位、形式多种多样的运动抽动,常从眼、面开始,尔后逐步发展到肢体,以至全身多部位肌肉抽动。大多数病例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发声抽动,表现为简单性发声如清嗓、咳嗽、鼻吸气声、哼声或吠叫等等,复发性发声如重复言语或字句、无聊的语调、重复刻板的秽语等。
  孩子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神经科或心理科就诊,一方面要从心理治疗入手,为孩子提供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千万不可因此责备或惩罚他们,不要取笑或歧视患儿,帮助患儿消除紧张及自卑心理,尽可能保持或恢复他们正常的生活与学习规律。另一方面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和使用药物,进行药物治疗。
  Q:儿子快七周岁了,如果晚上没有叫他起床小便就会尿床,给他吃过中药、西药,还用过好多土方都没用,请问专家应该怎样治疗?
  A:“遗尿”是儿童常见现象,且往往有家族史,通常是发育性的,可以自行缓解。6岁以下儿童中,尿床的发生率占13%,10岁儿童中仍有5%。尿床常常造成父母紧张、束手无策,而孩子本身则感到窘迫,会有不适感、负罪感和焦虑,不利于心理发育和健康。
  尿床时父母必须提供支持和正性强化,要帮助孩子认识到尿床本身是正常发育过程中的现象,可以自行消失而不会永远持续,以消除孩子的顾虑。提醒孩子睡前去小便1次,日间多喝水而晚间少喝水,下午至晚间禁止含咖啡因的饮料。半夜唤醒孩子去卫生间小便,不尿床的时候可以给予奖赏,而尿床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吼叫或打骂,而要让孩子跟你一起更换床单,不是作为惩罚,而是尿床后必须做的事情。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下列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已经持续6个月以上不尿床了,而突然又开始尿床、白天尿床或尿裤子、伴有行为不良、排尿时烧灼感或疼痛、尿频、多饮多尿、7岁后仍然尿床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