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堵没有灵丹妙药
  • 2011年12月01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董钊
  一段曾经以为是海枯石烂的爱情,在七年风雨之后会遭遇“七年之痒”;一条曾经风光一时,承担省会主要交通功能的大动脉,在七年历练之后也会气喘吁吁。眼下的经十路和那段恋情一样,在经历“七年之痒”时,仅能沉醉于过往的豪迈。
  七年前的我们始料未及,当初看似无比宽敞的双向十车道,如今已经被滚雪球般蔓延的车流淹没。其间,经十路历经数次改造,但无奈总是跟不上机动车增长的脚步。有交通专家表示,拓路架桥并非上上之策,因为总是“路宽车更宽”。
  经十路,这个曾对“提升老城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有卓越功勋的英雄,如今已活力锐减。寻求治堵良方,也算得上是一种尊重。
  我们应该思考该如何善待这条马路。作为道路利益的享有者,我们的科学出行、理性出行,将为发展公共交通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更要意识到,我们不仅是一座城市资源和现代化生活的分享者,也是这座城市的主人翁,不仅是公共政策的批评者,也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参与者。所以,少些抱怨,多些建言吧。
  倘若仅仅就交通谈治堵之策,经十路拥堵之现状远不能解决。和国内很多城市一样,道路沿线的建筑区域规划布局现状,尚不能给经十路以减轻压力的充分空间,周边与之连接的“毛细血管”未能起到通经活络的功效。
  毋庸置疑,治堵很难,其最大难处是,不存在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也不存在令所有人满意的完美方案。关键是,治堵需要各方合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