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亩防护林铸成“绿色长城”
记者探访成山林场,重温那些荒滩成林的红色记忆本报记者陶相银林丹丹通讯员于壮志
  • 2011年12月05日  作者:
  • 【PDF版】
  ▲成山林场远景。 (本报资料片) ◥林场技术人员对学员进行劳动前的培训。 (本报资料片)
  ▲成山林场远景。 (本报资料片) ◥林场技术人员对学员进行劳动前的培训。 (本报资料片)
  走在成山林场里,我们感受到的只有松林葱郁、空气清新。但在50年前,这万亩林场还是一片荒滩,漫漫黄沙翻过6米高的老城墙,湮没了“九庄十八疃”。自1955年开始,成山林场人开始栽植黑松,“先刨沙,再翻土,最后栽树”,历经数十年的造林不止,一条长8.5公里,宽1.1至2公里的防护林终于把黄沙挡在了海滩上。
  这里的黄沙 
曾埋“九庄十八疃”

  成山林场位于荣成市成山镇的北部海滩,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人工沿海防护林林场之一,总面积12500万亩,森林覆盖率85%。它东西长8.5公里,最宽处约2公里,最窄处也有1.1公里,成为守护北海岸的一道“绿色长城”。
  站在林场里的瞭望塔上向四周望去,树木郁郁葱葱,村居、田园掩盖其中。在滨海公路的高处望去,公路把黄色海滩和绿色防护林鲜明的隔开,北边碧海万里,南边绿荫绵延不绝。但在5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黄沙覆盖的荒滩。
  “提起北沙滩,叫人好心酸;沙埋城墙顶,风起不见天;……”念起这段几十年前的顺口溜,成山林场场长辛斌还感慨良多,“解放前,这里没有草更没有树。春冬两季,漫天黄沙,能吹进老成山城(今成山镇驻地)里。人经过这里,得用衣服遮住北边的脸。吃白菜,得一层层扒开,逐片洗。自家晒面酱,必须得拿厚布蒙着。人慢慢地都搬迁走了。”
  在当地,有“沙埋九庄十八疃”的传说。在成山林场的南侧,还保留着成山卫古城的北城门——“武宁门”,城墙高6米。“老人们说,他们小时候,黄沙在城墙下堆成了沙坡,能堆到垛口那么高,他们就从城墙上往下打‘滑哧溜’。”
  而现在,万亩林海锁住了昔日漫漫黄沙,林场附近的3000多亩耕地里阡陌交织,林木中野兔,野鸡等动物种群丰富,“光鸟就有153种,像白鹳、秋沙鸭这样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6种。”在林场内,翻开脚下松针覆盖的泥土,仍可见沙砾遍布,靠海边的树也均一致向南倾斜,“风沙还是很大,如果少几棵树,沙子马上就会吹进来。前几年,有片树林死了一些树,黄沙接着就冲进来了,从瞭望塔上看,沙土形成了一个明显的“黄箭头”。”
无数个“沈秀芹”
筑起“绿色长城”

  在成山林场的档案室里,许多泛黄的黑白照片记录着一代代林场人植树的艰辛。照片大多是从上世纪50年代才有的,“林场实际上在1923年就有了,当时叫成山营林所。1949年,改名叫成山林场。直到1960年,才正式成立了成山国营林场。”辛斌说,“但在1955年之前,栽了30多年的树一棵也没成活,那时候主要栽刺槐、柳树、桑树。1995年,经过实验,发现黑松最适合在盐碱沙土地里存活,所以现在的树基本都是黑松,有10000多亩。气候好了之后,才开始有了几百亩经济林。”
  说起成山林场的植树人,沈秀芹是不能不提的。在林场附近的成山镇上,许多四五十岁的人提起沈秀芹来还能耳熟能详。1966年,25岁的沈秀芹被调到成山林场担任副场长。“职务变了,环境变了,劳动人民的本色不能变,吃苦的精神不能变。”这是沈秀芹在1966年9月13日的日记中的一句话。
  成山三寸村民胡左腾还记得当年和沈秀芹一起植树的情景,“春天里,顶着雪花,她挽着裤腿子,穿斜襟的破棉袄,……。地上全是沙,先得把沙扒开,再把下面的土翻上来,挖好几米深,经常能挖出水来……。她总说一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林场的另一位老职工回忆说,“”她一年三季赤脚,冬天才穿上双黄胶鞋,一身衣裳上上下下全是补丁……三伏天里,背着80斤的喷药桶打药,一干就是一天,那时候树还没半人高,她站累了就跪着、蹲着……”1970年,沈秀芹到埠柳镇开会,遇到该镇供销社仓库起火,救火过程中,沈秀芹昏倒在灰烬里,后经抢救无效牺牲,时年29岁。 
  辛斌说,“那时候,附近村里的人到农闲时候都来栽树,县里的干部、民兵,甚至妇女,都要到山上、海滩上来植树。”松林被一片片地栽上,黄沙随即被一步步地逼退,搬迁的人们又逐步回来了,绿色家园再现。
历史告诉未来 
红色记忆永不湮灭

  成山林场还曾有过另一个身份——荣成县“五·七”干校。从1968年10月25日建校,到1977年12月15日合并到荣成县党校的10年间,这里培训了县干部2806人,大队干部2760人,且在1973年前,实行场校合一,学员们在此造林近千亩,开荒造田100多亩,挖河疏渠100多华里,自己动手建校舍126间。
  林场内,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建造的青砖瓦房宿舍,教室大礼堂。宿舍内,还是当年的胶东大火炕,墙壁上糊满了泛黄的《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报纸。宿舍外,是菜园、花圃,树上还挂着当年广播用的大喇叭,墙体上的标语已经褪色,但仍依稀可见。“五·七”干校的礼堂内,几张斑驳的书桌还摆放在最后排,学员们用过的喇叭筒、煤油灯、写下的笔记、报纸、红头文件等均陈列在此。 
  辛斌介绍说,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五·七干校”,“一些经历过‘五·七’干校的老人来到这里后,当场就掉下眼泪。”如今,这里成为了威海市的红色教育基地,“那段日子是很多年轻人难以想象的,却是那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永远难以忘怀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