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1金融市场盘点:
 银行理财四大关键词
  • 2011年12月06日  作者:
  • 【PDF版】
  分级管理
  酝酿已久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由中国银监会发布,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按照《办法》规定,今后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须对理财产品实行分级管理,此举将帮助投资者避免误入高风险“雷区”。
  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拟销售的理财产品自主进行风险评级,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进行分级审核批准。理财产品风险评级结果应当以风险等级体现,由低到高至少包括五个等级,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风险匹配原则在理财产品风险评级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应当在理财产品销售文件中明确提示产品适合销售的客户范围,并在销售系统中设置销售限制措施。
变相高息揽储
  “期限超级短、收益疯狂高”,每到月末、季末,银行都会推出这样的“超短疯”理财产品,让投资者享受理财“盛宴”。
  今年9月30日,银监会曾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过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并重点加强对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合规管理。
QDII亏损
  在海外市场前景不明朗的当下,银行系QDII产品确实表现不尽如人意。根据普益财富截至2011年11月18日的统计数据,正在运行的243款QDII理财产品中,累计收益率为正的理财产品有95款(占比39.09%)。也就是说,接近60%的产品累计为负收益率或零收益率。
  产生如此大面积的亏损,原因究竟在哪里呢?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与当初QDII出海时机选择不当有关。现存的银行系QDII产品大部分发行于2007年7月到2008年7月时段,即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前夕的产品占大多数。这些银行系QDII产品将于今年年末至2012年集中到期,而日渐加剧的欧债危机,将令银行QDII遭遇大面积亏损。
另类风
  今年,各家银行推出的另类理财产品,投资标的逐渐从最初的艺术品,扩展到红酒、白酒、普洱茶,甚至挂钩更加新颖的二氧化碳等新兴概念,银行理财市场刮起了“另类风”。
  中国银行与中粮君顶酒庄推出了针对银行高端客户的个人红酒贷款业务。据介绍,作为国内首款红酒融资产品,该产品是中国银行在另类投资产品上的又一重要创新。此外,当钻石这颗疯狂的石头价格飙升时,国内的商业银行已嗅到了其中价值,并将触角伸向了该领域,这也宣告个人投资理财已迈入“钻石时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