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戾气害人又害己
  • 2011年12月08日  作者:
  • 【PDF版】
  □伍后正

  面对种种不公,我们似乎都有一种受迫害的感觉,认为自己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一种想要报复的心理时刻潜藏在某个不自知的角落,遇到不爽的情况就容易突然爆发。说到底,每个人的戾气都是一种社会病,脾气越来越不好,既起源于这个社会,也加害于这个社会。
  据《法制晚报》报道,12月5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一名学生因为停车问题与该校清洁工发生肢体冲突,清洁工倒地后不治身亡。据知情人透露,涉案人为该校管理系2009级宫姓学生,当时驾驶一辆银灰色奥迪车去接女友,在消防通道倒车时遇到死者的垃圾车,由此引发争执,目前该学生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北电学生”、“奥迪车”等关键词很容易让人展开有关“富二代”为恶的联想,但事实上,除了一辆奥迪之外,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此案和“拼爹”、“积怨”、“仇恨”有关。整件事的起因仅仅是挡路和让路,这本来是一个笑脸或者等待几分钟就能解决的小事,在社会交往中甚至连最初级的沟通困难都算不上。很多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这个学生的戾气这么重?为什么一言不合就要拳脚相向呢?不仅仅是他,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为什么脾气越来越坏?
  现在我们已经无法还原冲突最初的心理状态,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当事人在熟人眼中也许是个不错的同学,但是偏偏是和陌生人之间的小小瓜葛,却让他丧失了最基本的宽容和尊重,平日里对熟人的“善”瞬间蒸发,变成了一个盲目易怒、睚眦必报的人。北电学生、李启铭、药家鑫(包括李天一),他们在失控前的一刹那,脑子里想到的可能只是一脚油门或者一个重拳而已,没人告诉他们结果是怎样的悲剧。
  如某些评论所说,大学在引导学生价值观上的确出了问题,但是把它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下考量,这种戾气绝不可能脱离了大环境而单独存在。从一个评论作者的视角看,戾气的来源也许更为直白,比如:贪官的恶劣示范,腐败的日益猖獗,个体权利的不彰,财富分配的不公,社会保障的羸弱……
  从社会演进规律来看,物质的发展和规则的完善是一个震荡的过程,道德秩序势必也要经历重建的尴尬。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必然要经历这样那样的事件,面对种种不公,似乎都有一种受迫害的感觉,认为自己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一种想要报复的心理时刻潜藏在某个不自知的角落,遇到不爽的情况就容易突然爆发。说到底,每个人的戾气都是一种社会病,脾气越来越不好,既起源于这个社会,也加害于这个社会。我们要消解戾气,不仅需要制度的支持,更需要每一个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努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