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济宁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遍地开花
农户“足不出村”可享银行服务
  • 2011年12月19日  作者:
  • 【PDF版】
□记者 张夫稳 通讯员 蔡祥玉
  “我们不仅有了银行卡,而且还开通了网上银行,人民银行还在村里对安全用卡进行了培训,现在我在自助服务站已经能熟练操作了,比先前拿着存折到银行办理方便多了,也不用排队耽误农忙,对用卡一点也不抵触了!”石墙村村民李大海高兴地说。
  据悉,自2009年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人行济宁市中支紧扣“金融服务三农”这一主题,加快推进辖区农村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支付基础设施的延伸和支付结算知识宣传长效机制的建设等进程,形成了人民银行推动、政府支持、涉农银行机构真抓实干的有利格局,辖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11年10月末,全市农村地区银行卡发卡量达708.69万张、开通网银90.47万个,人均持卡量达到0.99张,”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行长岳隆杰介绍,“济宁全市农村地区共有191个银行机构网点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大小额支付系统覆盖率达到36%,ATM机布放688台、普通POS机8246台、电话POS机23052台、农民自助终端464台,行政村金融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70.13%,村均金融基础设施达到1.59部。”
部门联动优化农村支付环境
  据介绍,人行济宁市中支推动市政府出台了《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广农民电子支付结算自助服务终端的实施意见》,财政部门为每一台安装应用的金融自助终端给予适当补贴,税务部门对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实行税收优惠,为农村支付结算建设工作在农村得到稳步推进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推广力度,同时多次深入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农村进行调查”,岳隆杰介绍,“通过对比分析,准确掌握了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和难点,为全面改进全市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奠定基础。”
  正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人行济宁市中支先后多次牵头召开了领导小组成员联席会和专题会,进一步浓厚了新型支付工具推广建设氛围。按照循序渐进、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的原则,制订下发了《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实施方案》,对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按照抓住重点,大力推进的原则,以银行卡POS机具助农取款为突破,推进了金融自助设施的农村覆盖面;以电话银行、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工具为基础,全方位推广了非现金支付工具和结算方式;以“银行卡刷卡无障碍示范区”为依托,完善了农村银行卡受理市场,有效提高了农村资金结算效率和便捷度。
银行纷纷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2009年3月,人行济宁市中支指导农村信用联社济宁办事处研发并成功运行全国首台集储蓄、代缴代付款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民自助服务终端”,该系统全天24小时服务,全省农村信用社联网,即时到账,真正成为农民家门口的“银行”。这项业务创新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赞誉和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
  截至目前,“农民自助服务终端”已在全市400个行政村推广应用,安装农民自助终端464台,累计办理各类业务51.8万余笔、金额15亿多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人行济宁市中支的指导下,辖区县市支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结合当地实际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创建措施。嘉祥县率先在农村地区设立了集宣传培训、工具推广、业务咨询、转账结算等功能于一身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站”,邹城市依托“万村千乡”示范店建立了助农取款业务的金融服务站,“大蒜之乡”金乡县重点推进“非现金支付工具示范点工程”,推动企业全部开通网上银行业务和电话转账业务,梁山县积极推广新农保银行卡,微山县推进航运支付服务环境建设……
  这些创新措施的推出不仅方便了农民,而且培养了一批农村支付结算知识宣传员,为全面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提供了人才后盾。
农户“足不出村”办银行业务
  “现在领取补贴款有卡,办理汇款和结算有网,新工具越来越多了,足不出村就能享受银行的金融服务,真是太方便了。”一位正在办理农户补贴资金结算业务的张福金老人高兴地说。
  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三年来,人行济宁市中支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宣传支付知识,注重各种支付工具的推广,不仅使辖区支付工具设施建设达到一定规模,也逐步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现金消费习惯,使辖区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今年11月中旬,济宁市农村地区单位账户、个人账户分别达到5.7万户和1307万户,较年初分别增长了16%和25%;各种财政补贴资金通过直补到个人银行卡账户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农户补贴资金到账的时效性金融基础服务机具实现乡镇全覆盖,电话转账POS已安装进村,实现了“足不出村”就能就近享有支付服务的便利;电话特约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结算工具的资源利用率分别达到92%、63%、88%,较年初分别增加15.6个、8.7个和11.9个百分点,新型结算业务正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
  “未来,我们将着眼农村需求,致力于建立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岳隆杰介绍,“重点以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为推手,大力推广适宜农村地区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积极推进金融基础设备在农村的布放力度,争取在2012年在全市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村,让广大农民朋友都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支付结算服务的便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