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3 看看特定族群
  • 2011年12月19日  作者:
  • 【PDF版】
  ◆书名:《救命饮食》 ◆作者:T·柯林·坎贝尔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书名:《救命饮食》 ◆作者:T·柯林·坎贝尔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提要:
  现在你看到的和没有看到的像大多数慢性疾病一样,糖尿病在世界上某些地方比其他地方更为常见,而且糖尿病比例较低的族群与较高者的饮食差异,都已有明文记载。那么,这只是巧合,还是有其他因素在运作呢?
  大约70年前,海姆斯瓦尔斯医生把当时所有的研究整理成一篇报告,内容是比较6个国家的饮食与糖尿病比例。他发现有些文化摄取高脂肪饮食,有些文化则采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饮食,而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摄取量的差异,正是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摄取比例不同的结果。1925年左右,饮食与糖尿病比例随着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增加与脂肪摄取量下降,每10万人的糖尿病死亡率也从20.4锐减为2.9,这代表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饮食(植物为主的饮食)可能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13年后,这个问题又被拿出来重新探讨。研究者们检验了东南亚与南美洲的四个国家后,再度发现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与糖尿病比例关系非常大。研究者指出,这些国家中以乌拉圭的糖尿病比例最高,而该国的“饮食相当西化,热量、现代的药物与手术并无法治疗糖尿病,目前的药物顶多让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维持适度功能,但仍无法根治疾病。
  动物性蛋白质、总脂肪与动物性脂肪含量都偏高”。至于糖尿病比例低的国家,饮食方式则是“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脂肪与动物脂肪含量皆相对较低,其热量大多来自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米饭”。同一批研究者把调查对象扩大到中南美与亚洲11个国家,发现与糖尿病关系最大的因素是体重超重!饮食方式西化的地区,居民胆固醇浓度最高,与糖尿病的关系也最大。
  这些过时的跨区调查可能很粗糙,结论也许也不全然可靠,或许上述研究中,糖尿病的比例跟饮食无关,而和基因有关,或许其他可能更相关的因子也未被衡量,例如身体活动量。因此,更好的测试方法,就是锁定一个特定的人群,研究他们的糖尿病比例!
  一项研究中,科学研究人员衡量了华盛顿州日裔美籍男性的饮食与糖尿病比例。这些男性为日本移民的第二代,然而他们罹患糖尿病的比例,竟然比居住在日本的同龄者明显高出3倍。这是怎么回事?
  就日裔美籍人士而言,罹患糖尿病的人,也摄取最多的动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脂肪与饮食胆固醇,这些成分都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而他们的脂肪总摄取量也较高,并导致体重过重。日裔美籍的第二代,比在日本出生者吃更多肉类,但摄取的植物性食物却较少。研究者写道:“显然,居住在美国的日本人,饮食习惯较偏美式,而非日式。”这种饮食的后果,就是美籍日本人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日本本土居民的4倍。
  再看看其他的研究结果吧!过去25年来,日本孩童罹患Ⅱ型糖尿病的比例提高了两倍多。研究者指出,过去50年来,日本人所摄取的动物性蛋白质与动物性脂肪急遽增加,饮食习惯的改变与活动量减少,都可能导致糖尿病病例暴增。
  在战争期间与战争刚结束时,纤维与谷类的摄取量都大幅提高,脂肪的摄取量则降低,这是为了共体时艰,导致民众的饮食较接近食物链的“较低层”。但在1950年左右,民众饮食就不再以谷类为主,而恢复为脂肪和糖较多、纤维较少的饮食,此时的糖尿病比例当然也就跟着上升了。
  还有些研究者花了6年的时间,调查了艾奥瓦州36000名女性。起初这些女性全都没有糖尿病,但是6年后,有1100名罹患了糖尿病。其中,最不易罹患糖尿病的人,都是饮食中谷类与纤维含量最多的,即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最高的(此处指全谷食物中的复合碳水化合物)。
  无论是跨区或单一地区的人口,种种研究都支持高纤维的全植物素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而高脂高蛋白的动物性饮食,则会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