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减税利好落到实处
  • 2011年12月22日  作者:
  • 【PDF版】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 马宇
  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 刘伟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周天勇
本报记者 崔滨
  小微企业越冬,政府该做些什么?小微企业的春天还有多远?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内的几位知名专家,请他们为小微企业目前的困境把脉。
应结束 对小企业的歧视
  “最近去调研,原来民营经济最活跃的浙江地区,我看到60%的中小企业都面临倒闭的危险。”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马宇认为,要帮扶中小企业,首先要结束对该群体的歧视。
  “现在,中小企业不管是经营状况,还是融资方面,都处于最不利的地位。实际上不管是境外上市、境内上市,还是PE,对于中小企业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为什么中小企业被逼着借高利贷,明知道那是毒药,饮鸩止渴,没有办法。”马宇认为,“造成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的,一个是金融体制不开放,没有办法让资本流动起来。另外就是对于国企、央企和中小企业来讲,确实是有身份歧视的问题。”
  马宇认为,在执法操作中,很多中小企业都会遭遇选择性执法。“有些企业是挂牌的,说法院不能查的,不能去明星企业、不能去外资企业,他找谁?只能找中小民营企业。”
以公共财政平等 对待中小企业
  “这几年国家一直在加强减税的力度,但很多中小企业跟我反映,税负实际上并没有降低。”谈到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时,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教授把矛头直指税收。“2008年,国家加强了出口退税力度,现在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都在合并或者上调起征点,结构性的减税的确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负担。”刘伟认为,“但我们找一些企业聊,发现他们感觉实际上税负并没有下降。因为在征缴时,很多部门并没有按照税种、税率、税制严格执行,尤其对中小企业,大多采取包税制等半透明的征收办法,实际上并没有让中小企业享受到减税带来的好处。”
  刘伟指出,要想真正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负,需要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对于未来的税收和财政支持,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应该是平等一致的。
减税之外 还要大力降费
  “我到江浙、广东特别是浙江的一些小微企业去看过,确实生存很困难。想让小微企业活下去,一个是降费,一个是提税收起征点。”周天勇表示了他对于眼下中小企业生存困境的看法。“今年我到浙江和江苏两个地方比较过,制造业确实是很困难,温州和台州的制造业更困难。后来我比较了一下,江苏的制造业为什么还能继续生存?原因是很多的制造业是外向的,这能够减少相当一部分增值税。”周天勇认为,减税是扶持中小企业的首要任务。
  在对这些减税政策表示欢迎之外,周天勇还对税外的收费问题格外关注。“我曾经计算过,2009年整个税外收费两万一千九百多亿,占到当年整个6万亿税收的1/3,有时候财政收费是没有约束的,收费是乱收费,每个部门都可以收费。”周天勇告诉记者:“还有银行。银行在贷款以及其他金融支持上的不合理收费,使得很多小微企业的财务成本大大提高,逼得他们在民间市场寻找融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