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百辆车争抢8.59个车位
停车难到底难在哪?本报记者多方探寻原因
  • 2011年12月24日  作者:
  • 【PDF版】
  车位难寻,一家商务宾馆打出“院内免费停车”招牌吸引客户。 见习记者 娄士强 摄
  见习记者 王茂林 娄士强 本报记者 董钊
    每天开车屡屡因找车位生气,每天目睹一出出因停车引发的闹剧。老满和许多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一样,心存疑问——开了车却停不下,这是车主的错?是城市的错?还是人为的错?针对老满的疑问,本报记者深入省城各个代表性区域调查采访,结合有关部门及交通专家的意见,试图找出造成时下“停车难”的种种原因。
 没预留用地,难扩车位供应规模
  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停车泊位的巨大缺口成为市区停车难的最重要原因。截至今年10月底,济南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30.5万辆。每百辆注册汽车占有公共停车泊位数仅为8.59个。
  “以前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方式存在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汽车数量如此迅速膨胀。”山东交通学院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教授蔡志理表示,如今停车泊位缺口的形成,一方面归结于近年来济南市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与城市规划时对停车位的重视不足有很大关系。
  据了解,在2004年正式推行停车泊位配建指标审查制度之前,济南市区内的建设项目对停车位建设没有实施硬性要求。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成了较早的开放式小区、部分封闭小区和部分繁华商业区面临的难题。
  以开放式燕山小区为例,燕山小区内凡是空闲地方都变成了停车场所,车辆随意停放成为令居民头疼的问题。虽然南北两区已经采取收费管理措施,但由于没有固定车位设置,该小区的车辆停放仍处于“哪里有空就停哪儿”的状态。
  “车多不是停车难的根源,根源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和相关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停车位规划不仅是局部规划问题,它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总体规划。过去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地区详细规划,对停车问题重视不够,造成建成区内停车设施先天不足。又因为没有预留用地,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难以扩大停车泊位的供应规模。”蔡志理说。

 商业街没有配套建设停车位
  在购物场所集中的街道,找到一个合适的停车位成了商家和顾客面临的共同难题。随着店铺增加,商街日渐成熟,过往车辆增多,相对于商街的成熟度,因不配套建设停车泊位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直接导致了停车难。
  在热闹的洪楼商圈,洪家楼西路是一条颇具代表性的商业街,沿线有几百家商铺。由于没有配建的停车位,周边许多有车的店主都面临无处停车的难题。为解决道路东西两侧都被停车以及由此带来的拥堵难题,有关部门已在洪家楼西路上划出一排临时停车泊位,但情况依然得不到缓解。
  在另一条商业街联四路情况同样如此,两百多米的路段左右两侧都是门头房,七十多家店铺在这里营业,其中约半数是各类饭馆。这片门头房是2006年前后建起来的,附近没设立相应停车场,很多车辆都停到两侧非机动车道上。沿街一家炒货店老板告诉记者,路两侧大多数都是来吃饭的顾客停放的车。尤其是晚上下班的时候,停放的车辆占用了车道,给附近清河西苑、天庆苑等小区的居民造成不便。
  相对于小店铺聚集区,规模较大的酒店、餐饮、娱乐场所集中的道路吸引了更多车辆,因为不配建停车位或者配比严重不足,致使道路面临更严重的停车难题。

 新建小区停车位“只售不租”
  新建小区通常配建有地下停车场,或者在小区院内开辟有地上停车位,但“只售不租”的停车位同样拒大量业主的车子于小区门外。据记者了解,目前济南市新建小区停车位售价通常在10万左右,一些高档小区停车位售价超出12万,个别小区车位售价甚至达到20万。
  记者电话采访了几处在售的楼盘,发现车位只售不租的情况较为普遍。位于堤口路与无影山东路交会处的某小区,小区内车位按照1:0.7的比例设置,约300个车位全部用来出售。历山路与小清河路交会处的一个小区,可容纳5025户业主入住,设置有4400多个车位,其中地下车位4023个,全部用来出售,地上车位436个,面向业主出租。党杨路与刘长山路交会处的某小区,按照1:0.8的比例设置了2100多个车位,同样也是用来出售。
  在五六年前交付使用的一些小区,“只售不租”留下的隐患乃至冲突已经显现。这些小区首先停车位配比紧张,当年较早入住的业主往往考虑不到日后停车的问题,或者在相对昂贵的车位售价压力下,放弃购买车位。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业主有了停车需求,他们遭遇的情况要么是小区内停车位已经售罄,要么停车位只售不租并且价格水涨船高,于是这部分业主的车子只能在小区周边道路停放。而小区周边道路上的乱停乱放,一方面妨碍其他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另一方面也使业主的车辆安全很没有保障。 

 与规划脱节,少建或者不建停车位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建筑物建设时配建了停车场,但建成后停车场被改变用途,这一方面减少了停车泊位,另一方面造成了大量车辆无处可停,加剧区域路段的停车难、停车乱状况。尤其对于医院、大型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建停车场被挪用,将对建筑周边产生很大的停车压力。
  来自中国采购招标网的一则招标信息显示,2006年开工建设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门诊保健综合楼曾有车库的项目规划。根据招标信息中公示的项目简介,该工程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为新建门诊保健综合楼,共1栋,地上12层,地下2层,含车库,总建筑面积为10.8万平方米。事实上,2011年10月,该门诊保健综合楼投入使用后,并没有项目简介中提及的“车库”供人们停放车辆。记者12月11日来到这座新建门诊保健综合楼位于B1层的综合管理办公室咨询停车问题,该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这里没有车库”。规划中原有的车库消失后,这座新建门诊保健综合楼给周边路段带来的停车压力已经显现。但据了解,齐鲁医院为缓解停车难,近日已经在拆旧门诊楼建停车场。
  在记者调查采访的多家商城中,许多按照规划应该建成的地下车库已经改变使用性质,甚至改为仓库。有的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少建甚至不建。“由于法规的不完善,有许多建筑按规划要建立体停车库,但最终还是不见影,由于此类因素导致停车矛盾突出的现象比较常见。”有交通专家指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