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件民生实事办得咋样了?
菏泽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落实情况,绝大部分工作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 2011年12月26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菏泽12月25日讯(记者 李凤仪) 去年的“两会”上,菏泽市政府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为群众办十件实事。临近年底,十件实事办得咋样了?23日至24日,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今年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的落实情况进行视察。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用两天的时间,实地察看了市区、鄄城县、郓城县、巨野县、单县、成武县、定陶县的20多个民生工程,现场听取了各县区有关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的汇报。24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座谈会,部分代表畅谈了对这次视察的感受和受到的启发,并对今后的民生工作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杨永昌表示,民生十件实事完成较好,达到了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的效果。针对民生工作中存在的个别民生项目进度慢、资金配套压力大、管理运作需要进一步规范等困难和问题,要求查找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抓紧时间往前推,确保尽早完成。
  菏泽市副市长黄秀玲代表市政府作了表态发言,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调度,规范操作,强化监管,一定按照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做到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对还没有完成的项目,攻坚克难,力争尽快完成任务目标,政府一定做到有诺必践、有诺必行、有诺必果。
年初承诺 至11月底完成情况
实事之劳动就业   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以上   城乡新增就业稳步增加,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11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9万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7%和123%。
实事之社会保障   各项社会保险新增扩面25万人次,征缴保险费27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30元和每人每年1300元;城乡大病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年人均4500元和3500元;新建保障性住房6285套。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1-11月份,各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口378万人次,征缴保险费总额40.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0%。城乡低保在保人数分别达到5.7万人、33.3万人,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由220元提高到240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1200元提高到1400元。城乡大病救助标准分别由每人每年4000元、3000元分别提高到4500元和3500元。
实事之基础教育   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35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城区中小学校20所,新增幼儿园200所,公开招录教师1000名以上。   教育投入明显增加,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截至11月底,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加固改造开工79.6万平方米,占全年任务的227%。开工建设城区中小学31处,其中竣工17处,竣工面积5.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幼儿园211处,竣工163处。预计全年可超额完成20所城区中小学、200所幼儿园的目标任务。新补充教师1654名,超额完成了1000名的目标任务。
实事之公共文化   开工建设牡丹区、曹县等7县区文化馆、图书馆,新建农村文化大院300个、农家书屋2000家;送戏下乡1000场、送电影下乡4万场以上,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10万户。   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投资2亿元的市图书馆已开工建设,市规划展览馆、艺术馆、博物馆也已基本完成拆迁,正在试桩,做好了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单县、曹县“两馆”已投入使用,定陶县、巨野县“两馆”主体工程已竣工,其他县区正在筹建中。全市新建农村文化大院1401个、农家书屋1583家。送戏下乡1060场、送电影下乡70608场,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10.2万户。
实事之医疗卫生   完成市中医院、市精神病防治中心主体工程和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启动建设鄄城、东明、单县等县级医院,完成其它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到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覆盖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有药品全部来自全省招标采购。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已建成,市中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即将投入使用;各县区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均已全面启动。
实事之计划生育   大力实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及时足额兑现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资金6000万元以上,为农村所有独生子女和合法生育双女绝育家庭免费办理新农合,救助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大学生1000名以上。   全面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2011年全市共办理《优待证》19.6万个,兑现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资金6000多万元。共资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大学新生1117名,发放救助金371.2万元。政府全部承担了农村独生子女和合法生育双女绝育家庭“新农合”个人应缴纳部分,承担金额1972.4万元。
实事之改善城乡生活条件   市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民用天然气用户1万户、公交线路6条;新建改造农村公路600公里、窄危桥30座、户用沼气池2万座,新增农村安全饮水人口30万人。   市区新增集中供热覆盖面积920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1.2万户,新开通公交线路6条。新建改造农村公路788.6公里,窄危桥改造已开工34座、完工32座。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0026个,新增农村安全饮水人口33.9万人。
实事之食品药品监管   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和药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确保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95%以上,餐饮服务群众满意率80%以上。   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认真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
实事之安全生产   创建危险化学品三级以上标准化企业198家、市级安全社区85个;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到0.2以下。   全市173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全部完成三级以上标准化创建工作,建成市级安全社区85个,50%以上的乡镇达到市级安全社区创建标准。1-11月份,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0.2%、25.1%。
实事之社会稳定   积极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基层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始终保持严厉打击刑事犯罪高压态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深入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229件次,78%的矛盾得到及时化解。突出“一制三圈九网”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开展了“打黑恶、反盗抢”安民行动、打击“四车”犯罪等系列专项严打整治斗争,始终保持严厉打击刑事犯罪高压态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切实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