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道路通畅、城市长高、绿色推动、深度融合……
县市区党代会勾勒惠民新地图
  • 2011年12月30日  作者:
  • 【PDF版】
  恒隆广场颇具现代气息。
  改造后的小清河更加美丽。
  泉城路一直是商业中心。
  经四路万达广场功能齐备。
  文/本报记者 任志方 片/本报记者 王媛
    近日陆续闭幕的县(市)区党代会透露出诸多惠民信号。今起五年,省城居民的出行将更加便捷、通畅,城市将继续长大、长高,经济发展也将加上绿色引擎。此外,区县在加强同市区联系方面也将大做文章。
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交通将有多个“大手笔”
  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出行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今起五年,济南市区将加快现有道路改造和建设,将打通6条东西向干道,连接西部新城和主城区。
  根据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刘长山路是一条贯穿西部新城、主城区和东部新区的交通主干道。刘长山路西延长线工程总长12.65公里,西起大学科技园海棠路,东至二环西路。未来,市中区将打造畅通有序城区,加快舜德路等道路建设,实现城市交通快速通达。
  与此同时,另外5条东西向主干道在未来也将打通。槐荫区将发展东西向的经十一路、小清河南路、张庄路延长线、经六路延长线、北园大街延长线,同时对南北向的党杨路、物流大道、二环西路高架以及纬十二路进行拓宽改造,形成路网,方便交通。
  在市区道路得到改善的同时,市郊道路也将得到同步提升。历城区将规划建设彩西路北段等一批农村主干道路,对旅游公路及农业园区道路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推进以荒山绿化和疏林地改造为重点的南部山区造林工程建设,对山区主要镇村道路、进村路实行全面绿化。
  天桥区将努力构筑现代化、人性化、智能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泺口穿黄隧道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打造区域干线路网,完善城乡交通网络。
  针对现有路网的不足,历下区将加快推进东区路网建设和老城主次干道的改造,新建一批行人过街设施,科学规划支路背街和开放式小区交通微循环体系,构筑科学高效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
  对于黄河北岸的区县而言,交通发展主要方向将集中在拉近与济南市区的距离。其中,济阳将加大与市区交通衔接的力度,协调推进轨道交通、黄河北铁路等重大公共设施建设。商河将争取济南轨道交通六号线延伸至境内。
  此外,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历下区和市中区还将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鼓励发展立体、地下停车设施,引导停车设施建设和现有泊位扩容、开放,缓解居民出行和停车难题。
城市要继续长高扩大 打造一批综合体生命体
  从“摊大饼”到向上延伸,济南已做好了城市“长高”的充分准备。从东部新区到西部新城,从新规划用地到老城区,济南城市建设将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上,通过积极建设大型城市综合体,土地利用方式将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
  120万平方米的文化会展商务中心综合体、香港华润集团投资建设的100万平方米的华润置地广场、广州恒大集团投资建设的150万平方米的商务综合体……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槐荫区将抓好总建筑面积达1000多万平方米的十大城市综合体建设。复合式、多功能、高标准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将作为西部新城建设的主要载体、主要支撑和主要形态。
  历下区也面临着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转向精细、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努力发挥土地最大效益的命题。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低密度、高容积率”的原则,历下区将在东部新区推进大规模组团式开发,着力打造有机统一的城市综合体和城市生命体,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这不仅是未来东部新区土地开发的原则,对老城区同样具有示范意义。老城区将以6层以下低矮危旧楼房改造为重点,全力推进鲁艺东区、华强二期、解放桥周边、和平新村、甸柳片区、燕山北区等项目。
  在“一轴两带”的基础上,市中区也将积极建设大型现代城市综合体,强化大项目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继续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大观园东、绿地普利中心、老商埠、兴隆主题公园、中海国际社区、文庄生态社区、西客站市中片区、现代物流基地等项目进度,使大项目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今后几年,历城区也将对洪楼地区利用率低的低矮破旧建筑进行拆除,洪楼地区将向高端商务区发展,建设成为休闲娱乐、商务办公、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星级酒店聚集的高端商务区。同时将区政府迁往唐冶片区,拿出更好的资源为洪楼的商业发展让路。此外,二环东路也将在现有基础上建设成为高端商务、总部基地、金融证券、房地产业、现代物流、科研信息产业聚集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隆起带。
  天桥区今后面临的主要是新城区的扩展。今年8月份,济南市公示了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战略,其规划范围为:东至绕城高速东环线,西至济南西编组站,南至北园大街及工业北路,北至黄河南岸,东西长约34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规划用地面积约158平方公里。
发力金融商贸文化产业 为经济发展装上“绿色引擎”
  济南作为省会城市,产业发展必须强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以金融、商贸、物流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因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成为城市发展的“绿色引擎”,这些也成为各区党代会报告中的亮点。
  历下区泉城路商圈的商气、人气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还不够。今后,历下区将依托现有规模,把泉城路打造成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中心商业区。此外,还将形成泺源大街金融商务区、经十路文化西路文化创意产业区、山大路科技商务区、明府城大明湖文化旅游区和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
  市中区将在中心城区打造“一轴两带”空间布局。在经四路沿线重点聚集一批现代金融、高端商务、大型商业项目,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和商贸业密集的高端金融商务商贸黄金带。在“一轴两带”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大型现代城市综合体,强化城区金融、商贸、文化、信息服务等枢纽地位。
  借助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济南举办的契机,槐荫区将强力推进文化名区建设,精心打造省会文化新坐标、新高地;全力以赴加快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音乐厅、图书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等已开工项目建设进度。
  说起历城,很多人会首先想到洪楼,未来洪楼片区将继续发展夜经济,并建成休闲娱乐、商务办公、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星级酒店聚集的高端商务区。此外,临近的二环东路也将建设成为高端商务、总部基地、金融证券、房地产业、现代物流、科研信息产业聚集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隆起带。
  对于天桥区而言,通过老城区的改造释放区域发展空间是未来发展的着力点。该区将加快实施旧城改造,沿明湖西(北)路、济泺路、堤口路等建设高档次商业设施,打造金融商务集聚区。全力建设滨河新区,形成小清河生态景观经济发展轴、滨河新区核心区城市副中心、泺口片区、药山片区、济泺路城市发展带和北园大街城市发展带“一轴、一心、两区、两带”开发格局,把滨河新区打造成都市新中心、泉城新水岸、北跨新基地。
周边市区县深度融入市区 轨道交通将拉近与省城距离
  对于长清、章丘、平阴、济阳、商河等周边市区县来说,依托省会、融入市区是他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东拓”、“西进”、“北跨”战略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撤县建区十周年,长清正站在一个新起点上,借助济南市“西进”战略,长清将加快与济南中心区对接融合,提升城乡一体发展水平,努力叫响“宜居长清”品牌,打造高品质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同时将加快推进刘长山路延长线、轨道交通、长清黄河大桥等重点交通工程。
  处于济南市区东部的章丘则将积极主动对接省城“东拓”,抓住2013年十艺节在济南市举办的难得机遇,加快建设城市文博中心,挖掘章丘芯子、五音戏等特色民间文化资源,引导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精品力作,展示章丘文化魅力。
  未来,除了南部山区之外,市民假日出行游玩还可以选择前往平阴。今后平阴将按照“小县大城”发展方向和“山水园林城、泉城后花园”定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打造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清新宜人的省会次中心城市。
  济阳县将加大与市区交通的衔接力度,协调推进轨道交通、黄河北铁路等重大公共设施建设。同时,济阳将把崔寨片区作为推进对接融合的“启动点”,借力高技术产业核心区建设,打造济南“北跨”载体平台;将回河镇作为推进对接融合的“关键点”,重点在培植工业承载、物流集散、休闲居住等功能上下工夫,实现济阳县与济南市区在产业、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无缝对接”。
  对同样位于黄河北的商河县来说,加强与省城的交通联系在未来发展战略中显得尤为重要。商河县将推进济乐高速、德大铁路建设,争取济南市轨道交通6号线延伸至商河,升级改造县域骨干道路、乡村公路,推进农村道路由“村村通”向网络化发展。
  商河县还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温泉、环境、农业资源等优势,发展温泉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打造济南乃至山东独具魅力的温泉度假胜地。
  本报记者 董从哲 赵丽 林媛媛 尹明亮 陈伟 见习记者 穆静对本文亦有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