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美国我学会了独立
  • 2012年01月06日  作者:
  • 【PDF版】
□雨粟
  在美国硕士毕业时,几乎是我至今的生活经历中最捉襟见肘的日子。好强的我不肯再跟父母伸手要钱,工作又不是旦夕可定的,着实窘迫了一阵,连房租都凑不齐。当时有个没出息的想法,早知如此就不提前毕业了,读书时父母养着多自在,心安理得地过着每一天。后来慢慢工作,学着平衡收支,磕磕绊绊地也就走过来了。
  在白人朋友Eric的毕业聚会上,他喝醉了,大笑大叫再也不要过这种穷学生的日子。我才猛然意识到我与他们之间的不同。
  Eric是公认的好学生,功课夸张到全A,这在白人中是难得一见的。如此优秀,他也有自己难以启齿的一面。那就是他将近30岁了还与父母住在一起,这在中国看来也许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美国孩子中就算是很没出息了。在美国,即使是家境殷实的孩子,一旦成年,父母也只会承担深造的学费,而生活费就要自己解决。
  Eric就属于这种父母承担其学费而自己打散工挣生活费的穷学生,至于他要不要向家里交房租,我就不好问了。上学时他兼职在一所心理咨询机构做咨询师,每周工作20小时,时薪15美元,一个月下来差不多能挣到1200美元。美国人花钱在我们看来是大手大脚的,纽约物价又极高,所以他想攒钱买点略贵的物件还是很困难的。这也就是他发出以上感慨的原因。
  毕业聚会后月余,他找到份还不错的工作,马上就搬出了父母的洋房,与自己的发小合租了个两室一厅的小公寓。再见时已是半年后,他壮了不少,吃饭聊天时看到他的开朗开心,不由得使我想到金钱的力量。
  反观我自己毕业后的狼狈,除了身在异乡的艰难,更多的是失去父母经济庇护的不适应。幸而我不在父母身边,啃老既不方便,也受好强心的阻挠。相信大多数人都与我一样,上学时父母嘱咐,生存生活一律无需考虑,只管好好学习。可一旦踏上社会就一脸茫然。所以,将啃老现象统统归罪于子女不争气是不是有失公允?现代社会的教育方式是不是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啃老”这个现象似乎是从80后开始出现的,这也是我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一个佐证。为什么70后及以前极少听到或几乎闻所未闻?我想,主要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没有计划生育,普通家庭都有几个孩子,大人忙于生计,对子女就不可能娇生惯养,很自然的长大成人走上社会。而自80后起,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独生子女现象出现,父母们有条件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物质上尽力满足需要,生活上照料得无微不至。这种教育下催生了一批高智商的低能儿,他们除了考分,其他一无所知;社会知识、关系处理、交友办事的能力极差。
  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方式,好比在完全不教人游泳之前就把人推到水里,令其自学,学会了就游,学不会再爬上岸,直到哪天父母没能力供养了,岸没了,就逼得自己非学会不可,实在学不会的,也就淹死了。
  所以说这中间存在一个断层,为什么不在推他下水之前先教会他游泳呢?一味地让他学会捕鱼捕虾,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游泳。这个断层就是造成现在年轻人不会生活、大量啃老的关键因素。人不是生来就会的,生存和生活,同知识技能一样,也需要学习。就像野生动物,让小动物跟着父母寻找食物、逃脱危险,等到能力成熟再任其独自生存,其成活率要大得多。人是高等动物,只要父母停止各种“代办”,孩子能做得会比父母想象的更好。房间自己收拾,参与全家人轮值倒垃圾,有家庭大事时听听孩子的想法,放手培养他们做决定的能力等等。这样,无形之中,孩子的价值观里有了责任感,知道要收获就要有付出,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生活技能的掌握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