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炜:网络不会淹没传统文学
  • 2012年01月09日  作者:
  • 【PDF版】
  张炜
本报记者 邱祎
   “网络不会淹没传统文学,而会拓展文学。”8日,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谈及网络文学现状和发展时,张炜表示,好的文学不应分载体,未来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博客微博没开通
  除了传送邮件、查阅资料外,张炜说自己平常很少上网,“博客和微博我都没有开通”。虽然上网不多,但张炜能深刻感受到网络对文学的影响之大,“网络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二十年文学依靠于网络走过了不平凡历程,这是应该肯定的。”
  对于网络文学,张炜一直持肯定态度。在张炜眼里,网络犹如一双坚韧有力的手,为文学传播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力,促使文学向更宽更广更深的领域传播发展。
网络冲击不了纯文学
  针对很多人担心网络文学会对纯文学造成冲击,甚至可能导致纯文学最终消亡,张炜则显得很宽心。张炜说,网上及其他方面的大量作品冲击不了纯文学写作。网络只是一个发表的方法,一个园地,与作品优劣无关。
  网络文学从诞生之始,就和传统文学存在高低优劣之争,张炜说,不能简单地把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去对立。因为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只是在刊登方式上、在载体上不同,最终还是要看作品的优劣,载体决定不了那么多。“严格讲其实没有什么网络文学,而只有文学。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刻在瓦片上,印在纸上,流动在荧屏上,雕在木头上,写在墙上,都不影响它的质量。”
不要刻意迎合市场
  “网络让写作者的表达变得从未有过地容易,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困难。大量地复制粘贴,语言呈现出一种惯性趋势,每一个人都可以进行创作,写作基数空前庞大。但那种让人眼前一亮、久久挥之不去的个人化的语言艺术表达方式,似乎很难见得到了。”张炜说,网络文学有太多雷同的表达,似乎没有一个故事是新鲜的,没有一个词汇是原创的。
  对于网络文学快速、匆忙的写作方式,张炜表达了担忧。“信息的便利对写作者最大的危机,在于个体生命体验的缺失。写作者可以足不出户地利用二三手资料构筑自己的故事,形成我们的表达,并把这一切当成我们情感发生的依据和产生的源头。写作者经不住四面八方涌来的改造他的力量,让他变得平面、肤浅、一般化。”
  商业化写作盛行的今天,张炜最担心网络写作者放弃自己的个性去迎合市场。他从自己30多年的写作经验出发,表达了不以市场和金钱为目标的文学主张。他建议,网络写作者未来应该沉下心来,更接地气,用个人的生命体验去写作。  本版摄影 徐延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