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颁奖词
  • 2012年01月09日  作者:
  • 【PDF版】
  一、特别大奖
  《乡党委书记》立体化、全景观呈现了当代中国乡村现代转型的各种症候,是一部极为精彩难得的、展现当代中国乡村现实真相的乡土文学力作。既有网络小说的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优点,又有传统小说叙述的精致场景描写和深厚的人文情思,小说中人物形象众多,具有丰富的细节和生活质感,又具有一定的传奇性元素,令人拍案称奇,难以忘记。
二、特别奖
  疾病对于生命的威胁犹如疾风对于脆弱的苇草一般严酷,然而,人乃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于娟的《癌症日记》是超越疾病的生命书写,在生死临界之间,她以母亲、妻子、女儿、友人的身份直面病隙人事和病痛苦楚,反观生命的本真姿态,让我们每一个人从中看见自己的影子。面对绝症,她拥有的不是惯常的抱怨,而是纯净的安慰和切肤的反思。在历尽痛苦、认清生命的局限之时,她以真诚、热情和泰然写下超越焦虑、返璞归真的文字,只是为着不再让他人重新痛苦。她从自己的命运和遭遇出发体验生活、感悟生命,并力图去把握活着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三、长篇小说奖
  《传奇》为当代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具有“时间感”的大宋王公贵族、黎民百姓、士农工商的日常生活,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大宋时代的民俗风情、宫廷生活和波诡云谲的历史斗争,艺术想象力鲜活丰盈,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流畅而不失丰富的艺术韵味,是一幅绝妙的当代精神视野、情感体验和语言思维逻辑的“清明上河图”。
  《塔外的女人》讲述个人经验的生命故事,透视人性世界的复杂状态,进而探究生命体验的真实意义。其间的个体体验本身已经超越了历史记忆,穿透了公共话语。文本呈现出经验与超验两个世界的相互转换,肉体遭遇无情扼杀之时,灵魂获得极致飞扬。作品诗性充溢,感觉细腻,细节描写出神入化,体现出创作的人气、灵气、神气。
四、中短篇小说奖
  《苍蝇圆舞曲》是一篇辛辣的讽刺小说,看似荒诞不经而发人深省。作者叙述语言流畅,构思较为巧妙,借助伊拉克战争,想象了受核污染的变异苍蝇卵,将其与当代中国现实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让人忍俊不禁而又深感悲哀与无奈。从而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应该追寻什么样的生活,何种生活才是美的、诗意的生活。
  《猎杀闪灵》把对人类生存的深沉忧患与对人类前途的热切希望,编织进一个跨越地球与太空、当下与历史、人类与神灵的文本之中,以强大的张力引领我们在复杂人物的迷阵中穿行,在交叉叙事的雾障中探险,最终抵达“爱”与“信仰”的彼岸。飞扬的想象,深沉的忧患,独立的思考,青春的热望,决定了《猎杀闪灵》不可低估的文学品格。  
  《沙门》运用白描的艺术手法,素描了一幅疏疏朗朗、清净淡雅的风俗人情图,塑造了在沙门世俗生活之外的渔老儿的生活世界。小说情节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人物形象内在情感炽热浓烈无比,语言富有诗意,在一笔一划的诗意勾勒中,呈现出类似于中国山水画远近高低、参差交错的层次感,又有着沈从文、汪曾祺式的乡土抒情气质。
五、诗歌单章奖
  《门被推开》诗题充满寓意,落笔不凡,意蕴丰沛,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诗中意象立体,意境开阔,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如蒙太奇交错,形成充满张力的审美空间。诗中那广阔的世界和坚实的土地,既是诗人对生命的领悟,也是诗人对生活的珍爱。诗句简洁而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感叹,为我们见证了成长的苦涩与领悟的艰难。
  《回乡》写出了精神还乡的心灵之旅,写出了对于土地、粮食和家园的痛彻心扉的挚爱。诗人满怀温情守望家园:每一个漂泊流离在人世间的游子,故乡就是童年,故乡就是爱的家园,故乡就是生命的起点和灵魂的彼岸。诗作沉静随性,深沉悠远,真切地再现了人生的旷远苍凉和家园的明亮温暖。
  《卡瓦格博》是一首理想主义者的生命之歌。诗人笔下的卡瓦格博,就是精神的朝圣。诗人写出了卡瓦格博高远自在的生死和质朴单纯的生活。一路的跋涉,既是漫长而奇异的精神之旅,也是心灵的不倦追问和爱的坚定寻找,充满了可以触摸的生活韵味,和虔敬仰视的永恒信仰,热切的文字里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我们的土》语言冷峻内敛,富于理性思辨,圆熟沉潜,在理性的气息中,散发着灼人的大爱和情感的汁液。在跳跃性的语词搭配中,呈现出金属般的质感和难以言传、却直入人心的力量。诗作感情深邃,对历史、土地和生命的理解,来自生活,超越实存,抵达了高远的哲学境界。
六、组诗奖
  《女性书》有一种内在的力量,诗人以细致绵密的情思,凌厉深邃的笔触,写出了越过黑暗区域的以及面对黑暗降临的女性,所经历的疼痛、挣扎和磨砺。在对爱的质疑、渴求和思索中,诗作敞开了女性独特的生命感触、心灵吁求和幽暗意识,展现了女性的自我寻找,自我认知和自我救赎之路的曲折艰难。
  《四分之四才是全部》情感饱满深邃,意象丰盈。以母亲、父亲和哥哥为主题,在三个人的命运里,写出了超越时空穿越生死的爱和守望。诗人字字滴泪,句句含情,对亲人的浓情深爱,对完整世界的内在渴求,呼之欲出,热忱真挚,有着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惹红尘》在生命的细碎感怀与理性思考的相互萦绕中,细腻地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和土地的情感,那些细碎的生命感悟和熟识的乡村事物,都充盈着饱满的情意,温暖而纯净。透明的忧伤,隐约的疼痛,日常的幸福,清新的喜悦,宁静的悠远,跳跃的思绪,为恋恋红尘染上一层浓郁的诗意。
  《亲人至上》是一组写出了真感情的诗歌,让人感佩良深。遣词造句极富功力,想象贴切、联觉流畅,滴滴香浓,含不忍化。那些真挚的情感如同黑白照片,在岁月深处缓慢沉淀,我们愈走愈远,惟有亲情紧紧相随,诗句充满生命的从容智慧和沉静达观,丰盈灵动,视角独特,真挚感人。
七、微诗奖
  《异类》简短的诗句,蕴含着一种绵延不绝的力量,诗人对于存在和生死的追问,穿越了人生和岁月的无数细节,穿越了生命和尘世的诸多幻象,在疑虑中唤醒,在孤独中向前。诗歌的气息里饱含自由和爱的美感,从容大气,质感饱满。 
  《敲门声》诗句简洁,意象分明,墙与门,还有人,构成彼此对视和互动,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思想的质感。诗人对感性世界的捕捉巧妙自然,内在的却是绝对理念的建构,直觉和逻辑结合得天衣无缝。
  《听雨》表达的是一种抽象出来的生活感觉,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时间与美,彼此对视又相互缠绕。诗作以空灵的雨声唤醒广阔的生活世界,传达出诗人对爱与美的遥望和想往,对世界的领悟和呈现。风格极简而气韵独特。
八、散文奖
  《淡化抑或消散》用充满灵性的文字书写了对于人生境遇的颖悟。作者将无形的情绪之变通过有形的意象进行表达,在自我劝慰的同时实现了心性的达观和精神的超脱,有着理趣之美。语言清新别致,平淡中见华丽,对称中显匠心。
  《蒙尘的书信》以朴素节制的散文笔墨、引人入胜的小说化情节、精巧绝妙的戏剧性结构书写了一曲初恋之悲歌,在悲凉中闪烁温暖,沧桑中饱含感动,将一场遗憾的错过化作美丽的残缺。
  《绣鞋(外一篇)》直面生死的极致处境,将生命中的无望追求用清冷而又略显神秘的文字洒落笔端,带有一种穿透生存本相的凌厉感和勘破红尘万事的凄清与悲凉。语言清丽脱俗,行文简洁而又妙语连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