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工“陷阱”,也是一种学习
  • 2012年01月09日  作者:
  • 【PDF版】
□王建
  虽然在现实中确实有不讲诚信的雇主,学生也可能会碰到一些挫折和问题,但笔者却认为这都是正常的。不能因为社会上存在这些问题,害怕学生受到欺骗,就不让学生接触社会,这就有些过犹不及了。

  春节临近,不少准备留校的大学生都想趁寒假兼职,一些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也瞅准时机,在校园内四处张贴招聘广告。每年寒暑假,都是大学生打工的“黄金时间”,但学生在应聘时不能两眼只盯待遇,一定要擦亮眼睛小心上当受骗,在应聘前一定要签订书面合同,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到过年放假,很多外来务工人员都会返乡,很多餐饮店、超市等行业都会人手短缺,生意也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这也给很多不回家的大学生们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可以利用假期时间打工,得到一份补贴。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不过,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有的大学生干完了活,却被雇佣方以种种理由克扣工钱,有的甚至一分钱也拿不到手。由于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兼职工作,也没有签合同或者协议,因为没有有效的证据,在事后维权的时候,也充满了困难。这让一些大学生很是灰心丧气,也让学校、家长和提供帮助的律师很是无奈。
  笔者是一名高校老师,个人觉得,学生在假期打工是好事,应该给予支持。我们的教育本来就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组成的,无论缺少哪一方面,对于学生的教育都是不完善的。假期打工,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参加社会实践的一种方式。虽然在现实中,也确实有不讲诚信的雇主,学生也可能会碰到一些挫折和问题,但笔者却认为这都是正常的。不能因为社会上存在这些问题,害怕学生受到欺骗,就把学生锁在学校里,不让学生接触社会,这就有些过犹不及了,这是不可取的。
  学生在打工过程中权益受损,这自然暴露了现存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性,以及社会保障救助措施的不完备。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学生长期“躲进小楼成一统”,缺乏社会实战经验的表现之一。虽然他们是学生,但他们是马上要接触现实的“准社会人”,大多数大学生都已成年,难道就让他们一片白纸一样一脚踏进社会而无一点准备吗?
  在学生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有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不仅仅包括文化课和业务知识,也包括为人处世和社会经验,后者在学生们踏上社会独立生活的过程中,显得更加重要。要想成为合格的大学生,就先从学习干兼职防受骗开始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