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寻真相,我们不停步
  • 2012年01月18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王尚磊
    龙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这个时候,我们一起回顾2011,细数一年来我们报道过的重大新闻事件。
  记者是历史的记录者,舆论监督更是一种担当。为探寻真相,我们不得不暗访,遭遇“围追堵截”已成家常便饭,笑脸相迎、暗中设障使绊儿的事也不少见。我们不畏艰险,就是为了探求真相,曝光不正之风,帮弱者讨回公道。
  2012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用我们手中的笔,记录社会的发展变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揭露内幕帮读者维权
  2011年8月28日,临清市的复读生小飞遇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收到一所高校一年前寄出的高考录取通知书,这封录取通知书在路上“走”了一年才到。
  2011年8月29日,记者经过调查发表《录取通知书路上走了一年》一文,将负责快递业务的部门的管理漏洞置于公众面前。寒窗苦读只为考上大学,然而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却迟到了一年。
  记者在采访中面对多重阻挠,调查出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在投递环节出了问题,了解到录取通知书晚到的内幕和原因。当事学生家长表示难以理解,要求赔偿。
  新闻报道面世后,引起巨大反响,相关部门立即调查,相关负责人被免职,另有多人受处分,利益受损的学生也得到应有的赔偿。
蹲点采访抓住卖假药的骗子
  2011年5月6日,一伙来路不明的人员冒充医疗专家组,来到冠县北馆陶镇大刘庄村违规给儿童做发铅检测,然后告知孩子铅超标,再借机向家长推销“排铅”的假药。
  一名孩子的母亲因质疑“排铅”药品的安全性向本报新闻热线8451234反映情况,记者经过两天的蹲点采访,摸清了这伙药贩子骗人的把戏,向当地药监局反映。
  当时正值周末,当地主管部门放弃休息时间,成立由工商、公安、药监等部门组成的执法大队,当场查获3人,发现村民购买的“排铅智杞口服液”批准文号属于食品类,且是冒用其他产品的,属于假药。更为恶劣的是,经过层层调查,发现基层卫生人员也因利欲熏心参与到卖“药”的活动当中。
  《擅为村童测铅借机卖假药》一文见报后,引起巨大影响,当地药监局连夜排查村民购买的假药,确保了农村儿童的健康。
重大突发事件我们在现场
  2011年9月7日,莘县明天小学86名学生在学校食堂吃过午餐后,陆续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当地卫生局等介入调查,学校食堂负责人被控制,学校已暂时停课。
  一个小学,竟然一下有86名学生腹痛住院,而这些学生都是吃了学校食堂的同一种饭——白菜炖丸子和花卷,而没有住院的学生则没有在学校食堂吃饭。
  事件发生后,承包学校食堂的负责人被控制,学校学生提前放假,教学质量出现混乱,医院儿科病房爆满,面对采访,学校负责人和医院主治医生讳莫如深,拒绝接受采访。
  食品安全关系重大,况且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了学校,吃饭后出现身体不适的还是些未成年的孩子,他们中有的学生因腹痛疼得出虚汗,让人揪心。
  记者在采访中面对重重阻挠,在医院、学校之间奔走,为的就是查明学生生病住院的真相。
  《86名小学生午餐后腹痛住院》一经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莘县组织相关部门整顿学校食堂,2011年11月份,莘县学校餐厅取消对外承包,全部收回零利润自营。
关注食品安全 探访泔水猪
  2011年11月24日,有读者报料,花园南路聊大派出所东邻有几家个体养猪户,竟专门用周围饭店里的泔水喂猪。记者花费三天时间探访城区个体养猪场,发现养猪场喂猪用的是发酸发臭的泔水。
  《泔水猪现身城区》一文见报后,引起各方关注,让市民认识到“泔水猪”的危害,泔水猪容易引起动物感染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等10多种传染病,还可造成多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记者不顾商贩的阻挠,深入养猪场内采访,摸清了泔水运送的流程及去向,以及黑心商贩的不法行为,并及时向管理部门举报。
只身暗访 黑作坊被取缔
  2011年6月1日,紧挨着居民区的大院里堆满腐烂发臭的鸡骨头,招来成群的苍蝇,经过蒸煮、压榨后,鸡骨头变成饲料饼。阳谷县寿张镇的村民不堪忍受这一污染源向本报举报。
  这个违规生产的黑作坊门口有恶狗看门,内有员工们警惕的把守,记者想尽各种办法,进入院内,拍照录音获得第一手相关证据。
  随后,记者把这一现象向阳谷县环保局举报,执法人员查封了这个黑作坊。
  《发臭骨头摇身一变成饲料》一文的见报,揭露了黑作坊污染环境生产不合格饲料的非法行径,让附近居民获得了清新的空气。
连夜采访 把真相告诉读者
  2011年7月19日下午,在聊城城区兴华西路一个小胡同口,一辆警方牌照的轿车将一名2岁的男童撞倒,并拖行数米后逃逸。这一过程被男童伯父安装的监控拍摄下来。事情发生后,坊间议论纷纷。
  警车撞人逃逸,传闻就像长了翅膀在城区传开,记者接到线索后,连夜奔赴现场寻找真相,先后辗转医院、事发地寻找线索。
  事发地点有居民安装的监控,监控录像给了这次事件一个巨大的帮助,让警方不得不承认,此次事故确实是警车所为。《警牌车撞伤男童径自离去》一文的见报及时把真相传达了出去。
蹲点暗访 教师违规补课
  2011年07月20日,记者接到举报,有的在职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补习班、培训班等,冠县一中不少高二学生花钱参加了一个暑期补课班,补课班老师是冠县一中的在职老师。
  在暗访中,这个违规补课班的教师很警惕,表示参加补课班需要有人担保才行。
  经过一天的蹲点采访,记者掌握大量线索,确定了补课教师为冠县一中在职教师。《花钱上补课班还得找人担保》一文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冠县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对违规办学的辅导班进行查处。
  在职教师有偿参与补课班置教育部门的规定于不顾,有违职业道德,假期应当还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