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年心愿,点亮孩子童年
  • 2012年01月18日  作者:
  • 【PDF版】
  姗姗的心愿是给爸爸过生日,热心市民买来生日蛋糕,姗姗亲手喂爸爸吃。(资料片)                              本报记者 李军 摄
  本报记者 陈洋洋
    随着外出打工群体的壮大,贫困和留守儿童成为备受关注的对象。新年临近,对贫困儿童来说,一份心仪的新年礼物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为帮孩子们圆梦,2011年12月,本报联合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教育局、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聊城分公司共同启动“帮200名贫困儿童圆梦”行动,倡议征集和认领贫困儿童心愿,送他们一份新年礼物。
“新年心愿”推进记录
  2011年12月5日,本报率先刊登茌平贫困生珊珊每天伙食费减半,攒钱想给爸爸过生日的新年梦想,点燃巨大爱心热潮,众多热心人一起给珊珊的爸爸过了生日,还送上近1.5万元善款,全家人热泪盈眶;东昌府区梁水镇小瑞家收到暖炉和棉衣,爷爷不再冻得发抖;冠县得血友病的小宗心疼妈妈推人力三轮送他上学,在活动中圆了“送妈妈电动三轮”的梦想……从活动开始,一个个感人故事每天上演,一轮轮爱心热潮每天扩张,很多市民被感动,有的单位甚至把报道打印出来,员工们人手一份,很多读者边给本报打电话,边掉眼泪说,要帮帮孩子。
  在教育部门支持下,本报共征集240多名贫困儿童的新年心愿,2011年12月13日起,本报陆续刊登心愿,竟有千余热心市民热烈响应,很多爱心团体、政府单位和企业争相认领心愿。
  2012年元旦前后,本报记者、安利志愿者和热心市民用近一周的时间陆续走访聊城9个县(市)区,把一份份礼物送到孩子们手中。收到礼物后,很多孩子写来感谢信,委托本报感谢关注他们的热心人。
“新年心愿”的价值
  活动中,很多读者和本报成了朋友,很多孩子和热心人成了亲戚,很多爱心市民成了好友。“谢谢齐鲁晚报,完成了孩子们的心愿,也完成了我们做美好的事的心愿。”很多读者打来电话,表示“把礼物交给孩子的瞬间,发现自己的心情居然那么幸福”。
  对于这些懂事的孩子,“新年心愿”点亮了他们的童年;对于采访的记者,“新年心愿”让他们体会到心灵的洗礼;对于参与活动的热心人,“新年心愿”让他们收获了朋友和幸福。活动中每个人的收获,就是“新年心愿”带给我们的价值。

□记者手记 “点亮微光”的幸福
  活动初,我们带着欢乐心情构思:新年到,孩子们高高兴兴领礼物,多喜庆!而在活动结束后,我心里悄悄把“喜庆”的字眼,换成了“一点微光”。
  2011年12月初,在活动第一步,我们就收获了和预想不一样的心情。大雪、大雾和寒冷中,我们在偏远农村寻找贫困孩子,才发现有这么多的孩子生活在贫困中。他们家房子漏雨,他们一年到头不舍得吃肉,他们一交学费就躲起来哭,每年春节,看到别人的新衣服,他们都默默走开……
  就在这个环境中,他们会饿着肚子给爸爸攒生日礼物,他们会偷偷给生病的妈妈做饭,他们会告诉妈妈,要是能继续上学,自己愿少吃饭多干活。作为记者,我们常常怀感动回来,含眼泪写作。
  活动中,我们经历了心灵洗礼,也感觉到自身的无力。贫困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多,240多个孩子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只期望240多份小礼物像一点微光,点亮孩子童年中某个新年的记忆。而我最愿看到的,是这些孩子长大后,能怀着同样的心,去点亮更多孩子的童年。
  很多孩子写信说我会是他记忆里很重要的人,我想,我们的报纸能为某个孩子童年点亮微光,而我能成为某个孩子童年里深深记住的人,好幸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