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美食咱也能吃点
  • 2012年01月21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王光营
除夕夜吃饺子杂拌儿
北京
  对不少北方人来说,过年吃饺子是必备的过年项目,而尤其以北京为代表。
  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春节美食之外,老北京还要打“豆儿酱”,这是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
  春节时仅有以上几种食物,当然不算丰富,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饯、沙琪玛等,不仅是北京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食品,也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
  当各式荤素大菜备齐时,北京人还备有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是今日之什锦果脯。当年,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喝奶茶啃烤全羊
内蒙古
  烤全羊是内蒙古一种传统而具有独特风味的宴客佳肴,是宴席上的一道最讲究的传统名菜。上席时将整羊平卧于一大木盘中,羊脖上系一红绸带以示隆重。由于烤全羊加工方法十分讲究,以前只供蒙古王爷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如今这一传统美食一般人都有机会品尝了。
  手扒羊肉也是必吃的美味,客人一手扒肉,一手持蒙古刀,边割边吃,大快朵颐。另外,作为一种烤肉,成吉思汗铁板烧肉味鲜香可口,别具一格。阿拉善风味汤菜也称全羊汤,将羊头、心、肺等烫洗干净,煮熟切成丝,用煮杂碎时撇出的汤油炸辣面为红油,让人食欲大增。此外,凉拌蹄黄也是一大名菜,蹄黄是骆驼掌心鹅卵大小的两块纤维组织,用其制作的凉拌蹄黄清脆可口,滑爽鲜嫩,是不可多得烹饪上品。
  此外,蒙古民族传统热饮料奶茶也是过年必备之物,有暖胃、解渴、充饥、助消化的功用。

东北大菜猪肉炖粉条
东北
  东北人非常重视年夜饭的质量,通常都包括“四大件儿”,即鸡、鱼、排骨和肘子。
  在东北过年最重要的还是饺子,荤的有酸菜猪肉、茴香猪肉、大葱羊肉、芹菜虾仁、韭黄猪肉等,素的有韭菜木耳粉丝、西葫芦鸡蛋,几乎什么都能入馅。全家老少齐动手,边唠嗑儿边包饺子,过年气氛其乐融融。
  在过去,东北人过年必杀猪,大块大块地切下来,有亲友来访,便和粉条一起下锅炖。冬天白菜放不住,东北人便把它腌成“酸菜”,切成细丝,和白肉、血肠大火狂炖。在东北农村,有一年一度互请吃血肠的筵席,血肠即猪血灌肠,血肠筵一直持续到小年结束。

蛋饺海鲜不能少
上海
  虽然接受了100多年的西风东渐,但不少老上海人仍眷恋传统习俗,对春节饮食一直怀着浓厚的兴趣,蛋饺就是其中之一。
  正宗的上海蛋饺是在灶间里用铁勺做出来的。先用炉火将铁勺烧热,放入板油熬一会倒出来,舀一调羹蛋液倒入勺内,轻轻转动手腕让蛋液铺满。不等蛋液完全凝固再夹起一小团肉糜放在勺子中央,等到边上的蛋液凝固,用尖筷子小心地挑起一边的蛋皮盖上肉糜,同时顺势侧翻铁勺,让尚末凝固的蛋液流到蛋饺边上,合拢两面凝固即可。
  上海年夜饭必吃的菜主要以海产类为主,血蚶、黄泥螺、海瓜子、鳗鱼鲞是过年餐桌上常见的食物。

全家围炉吃火锅
厦门
  除夕夜,厦门家家户户都有围炉吃年夜饭的习惯,以示来年全家团团圆圆。年夜饭有几样食物是绝对不能少的。比如菠菜,不可以切根,有头有尾,每人都得吃一根,意寓“平安”。
  对厦门人来说,除夕年夜饭大都爱吃火锅,“一品锅”、“鸳鸯锅”、“四色锅”等花色众多,寓意越吃越有,越烧越旺。在过年食品中,扁食是不可少的,北方也叫馄饨。扁食用的是新鲜瘦肉和鳊鱼干在一起打成的肉泥,再用薄如蝉翼的面皮包裹成粒,汤是用猪大骨熬出来的,味道清甜鲜美。

过年必吃“过年面”
日本
  从日本人的生活习俗中,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他们过年时迎神、守岁、发红包等习俗,和中国人过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人在除夕夜要团圆围炉,有的家庭习惯吃火锅,有的则吃象征元宝的饺子及年年有余的鱼。日本人除夕则一定要吃过年面,因为长长的东西象征长寿。
  日本人除夕夜还喝一种叫“屠苏”的药酒来保佑新的一年健康不生病,也要喝一种叫“杂煮”的汤,也就是大锅汤,汤内有麻糬和供奉神的菜等,到了大年初七早上人人都要吃“春天七草粥”,以远离百病。
  日本人在年初一一早吃年菜已维持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传统的年菜以“重箱”分四层装,表示四季,有些更讲究的家庭会装到五层,每一层各有其涵义,一般由上往下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