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抬阁亮相庙会 市民伸长脖子看
福山区张格庄镇下官乐村的抬阁已经50多年没露面了
  • 2012年01月31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1月30日讯(通讯员 月华 汝生 记者 孙芳芳) 在本届的毓璜顶庙会上,除了深受群众喜爱的秧歌、火爆剧、舞龙舞狮、锣鼓等传统项目外,在文化演出活动中又增加了不少新节目。初八的毓璜顶庙会上,已经有50多年没露面的抬阁首次亮相引来满场喝彩。另外,老烟台布袋戏也于今年首次亮相毓璜顶庙会。
  初八上午,已经50多年没露面的福山区张格庄镇下官乐村抬阁在毓璜顶庙会与市民见面了。下官乐村抬阁为16人的抬阁,下面是一个木头做的大架子,由16人抬起,浩浩荡荡,十分气派。架子上面装有木杆,每根木杆高度、长度和弯曲度,都是根据表演内容设计的,自然巧妙。杆子上由两个孩子在抬阁上演绎牛郎织女、白蛇传等民间传说故事。抬阁重新亮相毓璜顶庙会便引来群众的阵阵掌声。
  “以前光听说过这种艺术形式,亲眼看到这还是第一次。”现场的抬阁表演让不少年轻人拍手称赞。另外,下官乐村除了抬阁外,还有高跷和威风大鼓等表演,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引得观众纷纷伸长了脖子在人缝中观看。 
  在瑶池园里,烟台民间艺人刘正中、刘乙、于仕德、李存福等表演的布袋戏、皮影戏、拉洋片、快板、山东快书、双簧等传统艺术表演吸引了逛庙会的市民纷纷驻足。其中,布袋戏更是成为今年庙会上的“新宠”。 
  据了解,布袋戏是一种用布偶来表演的地方戏,源于明末清初,又称作布袋木偶戏。演出时,艺人将手套入布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偶身很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戏”的通称。布袋戏自从清代发展以来日趋普遍,直至今日,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偶戏。 
  往年庙会上推出的皮影戏、拉洋片等老烟台传统民间艺术表演深受广大市民喜爱。2012年,毓璜顶公园与烟台民间老艺人共同挖掘、恢复了“布袋戏”、抬阁等艺术形式。在保留往年庙会特色的基础上,着重推出了老烟台的“抬阁、踩高跷、庙鼓”三大艺术表演形式,重现了50多年前每届庙会上均会出现的“抬阁、踩高跷、庙鼓”同场演出的景象。
  50多年没露面的福山区张格庄镇下官乐村抬阁与市民见面。 记者 赵金阳 摄
□链接
初九庙会的来源
  烟台毓璜顶,位于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地带,因山顶有始建于元代的玉皇庙而得名。明清两朝的碑文记载,玉皇庙始建于元朝末年即1358年。据庙内碑文《史志?大明新建玉皇上帝庙辉煌记》记载:“每遇灾旱患,登顶祈祷,无不灵应,故雨调风顺,民安物阜”。自此毓璜顶之玉皇庙便成为胶东百姓进行神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相传,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神诞之日,自古以来每逢正月初九,烟台百姓便自发来到玉皇庙进行祭祀、朝拜等活动,随后逐渐增加了商品买卖、戏剧表演、杂耍娱乐等活动,形成了毓璜顶庙会,成为当地过年期间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延续至今数百年仍盛极不衰。
  早期的庙会是一种隆重的宗教祭祀活动。历史上的“烟台毓璜顶庙会”每年正月初九在玉皇庙及周边举行。玉皇庙是道教庙宇,堪称烟台地域宗教文化的活化石,蕴含着烟台特有的仙道文化重要价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