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跨越发展 提升民生福祉
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解读
  • 2012年02月01日  作者:
  • 【PDF版】
  会议现场。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报告,对济宁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要求和奋斗目标。未来五年,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确保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争当淮海经济区排头兵,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具体目标是:综合实力大跨越,人民生活大改善,城乡面貌大改善,社会文明大提升。
关键词:工业强市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实力, 5年内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突破万亿规模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双轮驱动”,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实力,五年内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突破万亿规模。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集中培植装备制造、能源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提升纺织服装、造纸、建材三大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国内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级煤化工基地和纺织新材料基地。培植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五大领域,五年突破1500亿规模,成为国内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对济宁国家高新区、14个省级经济园区和6个化工园区,进一步明晰产业发展定位,五年内形成3个千亿级园区,济宁国家高新区突破3000亿规模。
关键词:县域发展
力争3-5年 各县市区财政收入全过10亿
  实施“县域经济倍增计划”,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12个县市区固定资产投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全部实现翻番,地方财政收入全部过10亿元、半数超过20亿元。各县市区要立足资源、区位、产业优势,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
  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和园区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以工业崛起壮大县级财力,带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发挥县城和小城镇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撑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县域城市化进程。制定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尤其要加大对经济薄弱县的帮扶力度,解决县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关键词:城市建设
把中心城区做大做强做美 5年内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50万
  按照城市特色定位和“一城四区”的发展格局,以更大力度拉框架、扩规模、优布局、提功能,把中心城区做大做强做美,五年内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0万。坚定不移地推进北湖新区建设,坚持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同步提升,力争五年内建成全国一流的生态新城。济北新区打造中心城区次中心;高新区建成能够代表济宁形象的科技新城;运河生态经济区坚持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商住开发配套推进,带动中心城区西跨运河发展。
  实质性推进济兖邹曲嘉同城发展,适时启动城际轨道交通和济宁机场扩建工程,开通都市区“大公交”。
关键词:生态环境
让济宁的天空更蓝、大地更绿 河湖更清澈、空气更清新
  济宁是资源大市又是生态敏感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任务尤为重要和紧迫。
  以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工程为牵动,搞好山区绿化、林网建设、生态湿地修复和采煤塌陷地治理,形成覆盖全市域的大生态体系。把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安全输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完善“治用保防控”流域治污体系,确保南四湖水质全面稳定达标、“一湖清水”安全过境。多管齐下治理大气污染,大幅度增加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约束性指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设一批绿色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培育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保护好,让济宁的天空更蓝、大地更绿、河湖更清澈、空气更清新。

关键词:文化建设
逐步实行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保障群众普享公共文化服务
  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市级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工人文化宫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县级“三馆一中心”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覆盖。繁荣发展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完善图书、文博、档案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实行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人民群众普遍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五年内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
关键词:民生幸福
完善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机制 城市保障房覆盖面达20%以上
  把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民生工作的核心,尤其注重提高农民、企业职工和困难家庭的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五年新增就业岗位70万个以上。
  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标准。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参保范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和运行管理机制,五年内城市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以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