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顾五年来成就,展望未来新发展
站在新起点,展望美好未来(下)
  • 2012年02月03日  作者:
  • 【PDF版】
【博兴】
赶超跨越 建设富裕活力博兴
  自博兴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博兴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预计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8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3倍、3.2倍,年均分别递增15.5%、25.8%。
  中国共产党博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于2012年12月26日召开,博兴县正处在全力推动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会议确定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赶超跨越为主题,抢抓“黄蓝”两区叠加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推动“五个跨越”,努力把博兴建设成为黄河三角洲的生态文化名城和全省的经济强县。
综合实力实现质的跨越
  在未来五年内,博兴县要加快构筑“一体两翼”发展大格局,重点培育15家百亿元企业和化工、粮油食品加工、新型金属材料、厨具、物流五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钢铁薄板生产基地和铝板带材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商用厨具生产基地。
  到“十二五”末,全县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2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0亿元,在2009年的基础上均实现翻两番;到2016年,全县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5000亿元、580亿元、46亿元,真正把博兴建设成为黄河三角洲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全省的经济强县。
城市向现代化跨越
  争取到2016年,博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4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在城市功能上,着力构筑“九横、三纵、七联、一环”大交通格局,将博兴建设成为黄河三角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生态文化区打造成为传统文化的融汇区、生态文明的样板区、环境优美的宜居区、休闲观光的旅游区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将博兴建设成为闻名省内外的现代化城市。
文化资源大县向强县跨越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全面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力争每年全县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深度挖掘孝文化、戏文化、水文化、厨具文化等文化资源,着力形成北有打渔张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南有“三河两水一湖”生态文化区的旅游格局。到2016年,建成全县性和全民参与的大文化体系,形成3—5个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真正把博兴建设成为黄河三角洲的生态文化名城。
生活水平向全面小康跨越
  未来五年,博兴县将继续坚持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标同步提升,到2016年,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全省上游水平,努力实现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全县人民生活得更有安全感、尊严感和幸福感。
党的建设实现新跨越
  未来五年中将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群众信赖、敢创大业、群众威信好的队伍,全力营造风清气正、心齐劲足、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良好发展氛围,以强有力的党建工作,为推动博兴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筑牢最坚实的组织保障。   (记者 王晓霜 通讯员 邵明磊)

【阳信】
阳信全速追赶超越 特色产业优势明显
  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亿元,是2007年的1.98倍,年均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06亿元,是2007年的2.5倍,年均增长18.2%。
经济全速向前冲
  与2007年相比,阳信县三次产业结构由17.8∶42.6∶39.6调整为15.6∶44.7∶39.7。2011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5.7亿元,是2007年的2.4倍;高新技术产值17.1亿元,比2007年增长25.7%。全县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7家;累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件、山东省著名商标8件,山东名牌9个、服务名牌4个。
  “乡镇振兴”初显成效,地方财政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办达到7个,过3000万元的2个;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0.3亿元,是2007年的2.5倍,年均增长25.3%。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45元,是2007年的1.71倍。
工业实现快速增长
  经过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阳信县的油气化工、绿色能源、电子信息等一批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滨阳燃化、龙福环能、金缘生物、中环泰锐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达到171.6亿元、12.2亿元、7.1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2.3倍、4.1倍、5.2倍,年均分别增长44%、48%、52%。
特色产业异军突起
  2010年阳信县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赛牛会,“全国畜牧百强县”这一金字招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县”,产品被指定直供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鸿安、亿利源、立辉、华胜源被评为“全国优秀牛肉品牌”。粮食连续九年实现增产,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县”。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先后被认定国家A级绿色食品12个、无公害食品6个。
基础建设让百姓得实惠
  近年来,阳信县新城区建设加速推进,“四纵四横”主干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工;经济开发区主体道路达到了“四纵九横”,水、电、路、讯、天然气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迈出新步伐;累计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96公里,新建桥梁538座、维护危旧桥闸65座。
  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各项民生政策一一得到落实,五年间,阳信县精心实施了一批民生实事,先后投资12亿元,建设了群众急切盼望的10大类、30项民生工程。大力实施安居工程,累计开工建设廉租房375套、1.9万平方米,首批100套已配租到户。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6885万元、各类优抚对象抚恤金3619万元、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64万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记者 张凯 通讯员 翟成新)

【无棣】
站在新起点 建设富裕文明新无棣
  自无棣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中,无棣县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使综合实力得到持续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建设更加完善。其中无棣县率先实现了校车城乡全覆盖,经验在全国推广,更是被列为全国中小学校车运营试点县。
  2011年12月25日,无棣县召开了第十二次党代会。会上确定了今后五年全县的工作计划,坚持“八个不动摇”,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秩序井然、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无棣。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到2015年,无棣县计划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劳动者收入比“十一五”末均“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翻两番”;到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亿元,年均递增18%;地方财政收入超30亿元,年均递增3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16亿元,年均递增2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56∶36,力争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五大板块发展壮大
  五年内,无棣县将全面形成板块加速膨胀、辐射全局的经济发展格局,鲁北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新海工业园、西港园区分别建成产值1000亿级、500亿级、400亿级、200亿级产业园,千年古城繁荣发展。
文化旅游繁荣昌盛
  “一心、一轴、一带、四体、七组团”文化旅游发展格局计划于五年内全面形成,努力建设民众文明和善、产业优势突出、服务体系健全、发展活力强劲的文化旅游强县。
城乡建设配套完善
  “南北齐飞,板块呼应,多点支撑”的城乡发展格局也将在五年内全面形成,南翼县城、北翼鲁北新城、经济板块、小城镇、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50%以上的农村居民进入社区生活,城镇化水平突破60%。
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无棣县计划在五年内,人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递增15.5%、17%;就业创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健全,社会秩序井然,公平正义彰显,群众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五有”目标初步实现。 (记者 王晓霜 通讯员 蒋惠庆)
【惠民】
开拓创新 实现惠民富民强县新跨越
  2011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惠民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惠民县委书记范连生指出,过去五年来,惠民坚持跨越发展主题,整体经济实力得到明显增强。未来的五年,是惠民跨越赶超的攻坚期、机遇期、加速期,惠民县将以“科学发展、跨越赶超”为主题,抢抓“黄蓝”两区建设战略机遇,倾力培植“孙子故里、绿色惠民”,“田园风情、生态水城”两个品牌,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重要的新兴工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休闲之城。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发展是硬道理。惠民县计划在今后的5年内,各项经济指标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在主攻扩大投入、做大做强产业上构筑新优势,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围绕与产业有较强关联度的企业,强化与中央企业、全球全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对接,积极引进与优势产业密切相关、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支柱产业项目,扩大项目总量、提升项目质量。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五年内惠民县要强化产业集聚。坚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并重,着力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主导产业高端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提高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为方向,积极运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化纤绳网等传统产业。
统筹城乡大步迈进
  在统筹城乡发展、打造特色城市上实现新突破,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休闲的“文化名城、秀美新城”,坚持规划先行,建设特色城镇,把老城区打造成商业繁荣的综合中心区、承载历史的文化核心区、特色独具的生态古水城,把新城建设成为集办公、商务、居住、文化、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积极主动对接、融入滨州,承接滨州辐射带动,推进滨州、开发区、滨城区、惠民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特别要加快推进滨惠大道、孙武黄河大桥、济东高速、大济路南延、德大铁路惠民专线、乐胡路升级改造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加大新建、改造农村公路力度,搭建起“五横三纵”交通运输物流网络和T型铁路网,全面提升惠民在黄河三角洲区域中的战略地位。
  五年之内加快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全面完成生态文明村、绿色文明村、卫生达标村创建,实现全县所有村庄环境条件大改观。实现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城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县域经济实力全面提升。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在社会事业建设方面,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城乡群众就业。每个镇(办)至少建成一所高标准的中心幼儿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力度,千方百计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真正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加安心、更加放心、更加舒心。 
  (记者 王晓霜 张凯 通讯员 耿军 赵秀峰)
【沾化】
地处“黄蓝” 沾化打造山东海上北大门
  近五年来,沾化县经济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达到了新的起点,加上地处“黄蓝”两区叠加位置,其后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撑将助推沾化实现新的跨越,今后五年是沾化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也是加速转型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2年,沾化县要以冲刺黄河三角洲环海强县为目标,紧紧围绕“一河六区”经济发展布局,全力打造滨州城市副中心、山东海上北大门,加快建设“冬枣之乡、滨海绿城、和谐宜居、创业天堂”新沾化。
打造面朝大海新景象
  沾化发展最大的机遇是蓝黄“两区”开发,最大的空间和潜力在海洋。要由背对大海,转向面朝大海,迈向深蓝。坚持蓝黄融合、陆海联动,加快实施“突破海上”战略,以沿海大开发带动发展大突破,打造山东海上北大门。
  打开陆海开发建设通道。重点建设滨海大道二期、环渤海高等级公路、套尔河大桥、滨港铁路二期等四大沿海交通工程,打开海陆连通的大通道,直接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对接滨州大港建设,实施徒骇河航道疏浚,打造3000—5000吨级港口群,打通出海黄金水道。全面构建“五横六纵”干线公路网络,畅通沾化对外的陆路通道。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推进“5139”工程。主攻优势产业集群膨胀,建设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油盐化工产业集群和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实施“2个千亿级”工程。
  以现有骨干产业项目为基础,坚持向产业下游延伸、向高端高效发展,推进生态造纸、皮革加工、食品加工、纺织家纺、木业加工等产业链条化发展、集群式扩张。大高航空产业园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30%。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五年内建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家级、省级、市级技术研发中心分别达到2家、10家、20家以上。
打造滨州城市副中心
  构建以县城为龙头、小城镇为支撑、新型农村社区为辐射的城镇发展体系。加快“一带三区”开发,打造“生态园林型现代河港城市”,到2016年,县城建成区再扩大1倍,城区人口超过18万人。打造连接东西两城、纵贯南北的徒骇河城市景观带,争创省级园林卫生城市。争取五年内再创建省级中心镇2个。发展生态循环产业。按照可循环的原则,打造高效生态工业园区,争创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绿色家园。2016年县城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平方米。严格 “五化”标准,力争全县90%的村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 
打造“幸福沾化”
  未来五年要把增加群众收入作为最大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加强和改善公共财政建设,让更多的政策和资金向大众倾斜,让全县人民普遍享有社会保障。加快构建“七横十纵”县乡公路网络,五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0公里以上,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全县村村通客车率达到100%。让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记者 王晓霜 通讯员 陈方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