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个性、行为习惯会导致发胖
  • 2012年02月08日  作者:
  • 【PDF版】
  大脑中控制性格、情感的部分
也支配着人的食欲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目前,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发现,个性特征、个人习惯与肥胖之间存在着令科学家感兴趣的联系。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大脑中控制性格、情感和应激反应的部分也支配着人的食欲。
  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的研究员安吉丽娜·苏丁说,“如果能够知道个性是如何影响体重的增加,我们就能制定干预措施,帮助人们应对体重增加问题。”苏丁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近2000名美国巴尔的摩市居民50年的体重指数(BMI)和个性特征进行了比较。
  此项研究发现,神经质(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的人格特征)得分高和尽责性(或有序、自律)得分低的人最可能体重超标和肥胖。冲动性人格与体重指标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平均来看,冲动性得分最高的那10%的人比冲动性得分最低的10%的人重24磅。“随和性”自我评估得分较低的人的体重最可能逐渐增加。  
有几种个性特征
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美国贝克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所的所长朱迪思·S·贝克说,人们不必彻底改变自己的个性,只需改变想法,行为就会随之改变。有几种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导致了体重的增加:
  压力狂
  喜欢竞争的人也许看上去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但支撑这种精力的是他们体内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在应激状态下,这些压力荷尔蒙会迅速为人体供给大量能量。但如果人体长期处于这种紧张状态,就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包括肥胖。
  皮质醇会刺激大脑分泌神经肽Y,进而刺激人体对糖分的摄取欲望;并会促使人体分泌过量胰岛素,加重脂肪堆积,尤其是在腹部。长期承受高压的人往往以犒劳自己为由,从食物中获取能量和满足。
  解决方案:有专家表示,消减过量皮质醇的最佳途径就是运动。 
  下意识的分心者
  有些人习惯边吃东西边工作、看书、看电视或做其他事,这样的人吃下去的东西往往超出他们所意识到的。
  美国消费行为学专家布莱恩·文森克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吃得太多极少是由于饥饿,而往往是出于种种下意识的原因,从家人、朋友到餐碟和食品包装等,不一而足。
  解决方案:连续几天记录自己吃进去的每样东西,然后下决心只坐着且全神贯注地吃饭。每吃一口就放下刀叉,感觉一下自己是否已经吃饱。照此去做,你可能少吃很多东西。
  老好人
  总是优先照顾他人需要的人容易在精神上感到空虚,进而从食物中寻求慰藉。心理学家科尼说,由于吃东西并不能真正填补老好人心中的那份空虚,他们就会越吃越多。有些“老好人”还害怕让别人失望或者与别人发生冲突,于是就通过吃来压抑自己的感受。
  解决方案:通过旅行或别的方式发泄心中的不愉快,比暴饮暴食更有效。
  完美主义者
  与老好人一样,凡事都追求尽善尽美的人也常常通过食物舒缓压力。很多人还会制定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减肥或健身目标。治疗肥胖症的外科医生表示,他们发现完美主义与肥胖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度。有专家表示,完美主义往往是导致厌食症、暴食症和无节制饮食的根源。
  解决方案:试着制定更实际的目标;努力取得进步,但不苛求完美。   
      (据《东方早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