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家之前不忘跟“兄弟”道别
11天生死与共,让4名泰安籍工人结下深厚情谊
  • 2012年02月11日  作者:
  • 【PDF版】
  韩文刚(右三)一家举杯庆祝。 本报记者 刘丽 摄
本报记者 侯海燕 邢志彬 王世腾
  10日晚7点半,D355次列车抵达京沪高铁泰安站,50岁的孙启军第一个走出出站口。“爸爸,我们在这儿,快穿上棉衣。”人群中有人喊起来,孙启军的儿子孙风波急切地和父亲打招呼。
  紧接着,韩文水走出出站口,也马上被家人围住。韩文水紧紧抱住儿子,放声大哭。“终于回来了,我们担心死了。”儿子韩凤鑫哽咽着,妻子郭洪芳也在一旁抹眼泪。“小刘脚不好,从进站口出站了。”刚走出出站口的孙启军说。高铁泰安车站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轮椅,左脚包着黑布的刘丙运在工友韩文刚和车站民警的帮助下,坐轮椅出来。“脚受伤不严重,休息几天就好。”刘丙运乐观地说。
  出站后,孙启军没有着急和家人回家。“我得再去看看丙运的脚,跟他们告个别,一路上我们互相照应,现在到家了,得跟兄弟们说句话。”孙启军急忙往车站的进站口赶去。
  经过几天的辗转回国,4人略显疲惫,但他们的脸上却很兴奋。因为家住的村子比较偏远,本报特意安排车送韩文水、韩文刚以及家属回家。
  路上,韩文水拉着儿子的手久久不放。“总算是到家了,心情很激动。”出事前,韩文水每个星期天都往家里打电话,听听儿子的声音。出事后,他最牵挂的就是儿子。
  晚上8点,韩文水回到岱岳区韩刘冯村的家。刚进门,83岁的岳母孙兆英就流下了眼泪。“可吓得不轻,东西不重要,人回来就好。”孙兆英不停念叨,妻子则拿出包好的水饺。“文水喜欢吃白菜肉的水饺,昨天知道他到北京,我就包好了,放在冰箱里等他回来一块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