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牡丹区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升温带动新一轮大发展
借力“东风”,打造高地核心区
——专访市人大代表、牡丹区区长张福龙本报记者景佳
  • 2012年02月12日  作者:
  • 【PDF版】
  ▲张福龙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摄
  在2011年科学发展进程中,牡丹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的一年如何实现大发展?10日,牡丹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张福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深入开展“强化问责年”活动为总抓手,强力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加快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核心区。

>>成绩面前 更多压力和责任
  记者:作为全市经济文化的中心和重心,牡丹区发展的每一步都备受全市上下关注,牡丹区区委、区政府的压力相对而言是否大一些?
  张福龙:作为菏泽的市辖行政区,牡丹区发展的每一步,面临的每一次机遇,经历的每一次挑战,取得的每一项成就,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各兄弟县区高度关注,全市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对此,我们感到无尚光荣,但更是感到压力沉重和责任重大。特别是2011年,新的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面对全区人民的新期待,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四高’意识、确保高效跨越”的总体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一年有变化、三年大变化、五年实现根本性变化,三到五年整体经济实力跨入全省第二方阵前列”的奋斗目标,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大力实施“1868”工程,迅速提升一区、快速建设八园、积极培植六大产业、全面推进八大市场建设。
  经过全区上下的扎实苦干,去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在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在全省140个县市区综合实力排名中,由72位上升到65位,前移7个位次。这些成绩的取得,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荣耀,更多的是压力、是责任。
>>抢抓机遇 打造高地核心区
  记者:今年是菏泽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的全面启动年,省委省政府层面也高规格助力,牡丹区将如何借力发展?
  张福龙:这对牡丹区来说,既是一次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也是对我们能否抢抓机遇、加快推动高效跨越发展的一次重要激励和检验。我们针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6个方面20条政策,连续召开区委常委会、五大班子联席会、政府常务会议等,进行认真学习,深入分析研究,立足牡丹区实际,逐项对照政策措施,把握切入点,寻找结合点,抓住突破点,认真做好项目策划、论证和对接,争取最大支持。以此为动力,自加压力,调高目标,强化措施,加快打造鲁苏豫皖科学发展高地核心区,加速建设富裕、和谐、生态、文明、幸福牡丹区。
>>明确目标 鼓起百姓“钱袋子”
  记者:老百姓似乎更关心“钱袋子”能否鼓起来?
  张福龙:春节之前,在深入研究省委、省政府支持打造科学发展高地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相继召开的区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描绘了牡丹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2012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保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5亿元,增长19%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确保430亿元,增长35%以上,力争450亿元,增长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00元,均增长12%;干部职工工资在去年人均增资610元的基础上,今年再人均增资500元以上。到2016年,实现经济总量、产业发展、城镇规模、社会事业、发展质量“五大跨越”,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年均上升3个位次,跨入全省第二方阵前列,跃入鲁苏豫皖交界66县区前10位,初步建成科学发展高地核心区。
>>发展县域经济 推进十大重点工程
  记者: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把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列在了重要位置,牡丹区将如何发展县域经济?
  张福龙:如你所说,市委市政府今年将加速发展县域经济和加快对外开放步伐。2012年,牡丹区以深入开展“强化问责年”活动为总抓手,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运行、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转变、和谐社会建设、民生工程等八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强力推进十大重点工程。 
  这十大重点工程是生物医药、煤电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电子新材料、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六大主导产业膨胀发展,突出抓好新型社区及土地综合整治、高新化工园区基础设施与项目建设、沙土食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牡丹产业园规划建设、万福河商贸物流产业园规划建设、牡丹新城区城市开发、行政商务区规划建设及高新南片区、北片区、西片区基础设施与项目建设等十大重点工程。这是我们今年跨越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所在。
  每个工程都有很多项目,如有在建项目,有新落地项目等。为抓好落实,我们每个工程,都有一个指挥部,都有一名行政领导任指挥长,亲自在一线抓落实。区委区政府每周一次调度,每月一次观摩评比,扎实做好大项目建设。
>>打造“幸福牡丹区” 彰显大民生理念
  记者:如您刚才所说,很多市民都注意到,区委、区政府在提出加速建设“富裕”、“和谐”、“生态”、“文明”牡丹区的同时,又着力提出“幸福”牡丹区建设,是否意味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又有力度?
  张福龙:民生是为政之本。我们牡丹区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上我们从去年就提出来,财政收入的增长重点是保民生、保工资、保发展,把民生放到重要位置,加大民生事业投入,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享受更多发展成果。今年将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目的就是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今年将集中力量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落实十大民生工程。这十大民生包括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就业再就业;招考教师200名,新建幼儿园25所,新建、扩建城区学校5处;启用牡丹人民医院病房楼,完成何楼、马岭岗卫生院病房楼建设,基层医疗单位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启动区文化中心规划建设,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启动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规划建设;贯通长城路,完成高新化工产业园5条道路配套建设,改造农村公路80公里;新增社会保险扩面5万人,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完成棚户区改造1800套、公租房770套;确保财政供养人员月工资,人均再增资500元以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